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2460 | 回復數:0
水稻抽穗結實期,營養(yǎng)生長基本停止,生殖生長占主導地位,一切生理活動都圍繞灌漿結實而進行。根部吸收的養(yǎng)分、水分,葉片產生的光合產物,以及莖稈葉鞘中積累的養(yǎng)分都向穗部運轉。此期間是決定粒重、結實率的關鍵時期,如氣候不宜,會造成植株早衰或貪青,將影響灌漿結實,空秕粒率增加,千粒重下降,進而導致減產減收。![]() 水稻幼穗分化完成后1~2天,稻穗從劍葉的葉鞘中抽出,即開始抽穗,通常有10%的稻穗露出劍葉葉鞘時稱為始穗期,露出劍葉葉鞘50%時稱為抽穗期,露出劍葉葉鞘80%時稱為齊穗期。抽穗順序為先主莖、后分蘗,先低位分蘗、后高位分蘗。正常情況下,一個稻穗從穗頂露出劍葉到整個稻穗全部抽出,一般經歷3~5天。全田自始穗期到齊穗期一般經歷6~8天。始穗期到齊穗期的長短反映該品種的抽穗整齊度,若歷時長,整齊度差,水稻個體之間開花期和成熟期不一致,會影響產量和品質。抽穗時低溫易造成稻穗不能全部抽出,形成“包穗”或“包莖”,被包住的這部分穗常不能結實,形成秕粒、空殼。穗分化適溫為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若溫度低于20℃時,就會使一部分或全部稻株產生“包穗”現(xiàn)象。抽穗開花期根據天氣與土壤條件,應保持一定水層。如這時遇旱災,亦會造成穎花退化和每穗粒數減少,結實率下降。充足的光照將促進幼穗分化、發(fā)育,生殖生長期群體光飽和點在抽穗期可達8萬Lux以上,這個時期光照不足將大大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制造和累積,從而影響幼穗分化和發(fā)育,導致穎花退化,穗粒數減少、空殼率增加。 2.揚花期 ![]() 正常情況下,水稻稻穗抽出的當天就能開花。開花前,首先是穎殼內的兩個漿片吸水,體積膨大3~5倍,水分吸足后將外穎張開,內外穎角度是25~30°,張開過程持續(xù)10~20分鐘。全部張開后,角度25~35°可維持30分鐘,整個開花階段一般需1~2小時。溫度對開花時間的長短影響很大,溫度高時如中午開花,從開花到閉花經歷時間很短,有時可少于30分鐘;溫度低如早晨開花,從開花到閉花經歷時間就會延長,有時可達2小時以上。在內外穎張開過程中,花絲迅速伸長,花藥開裂,花粉開散,授粉到柱頭上,授粉后10~15分鐘,花藥即慢慢凋萎,同時漿片也因水分蒸發(fā)而體積縮小,致使內外穎重新閉合。水稻揚花期最適溫30℃左右,相對濕度50%~90%為宜。 3.灌漿結實期 ![]() 一般從受精至開花后15~25天內粒重迅速增加,籽粒的長度、寬度與厚度均達最大值。高峰過后,增重緩慢。灌漿增重全程約30天左右。在低溫條件下灌漿速度明顯降低,全程延長5天以上。灌漿結實期是水稻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期氣候條件對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光照,體現(xiàn)在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上,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向谷粒運輸。高產水稻谷粒充實的物質,90%以上靠抽穗后葉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碳水化合物供給,灌漿期的光和效率直接影響水稻產量。 二是溫度,溫度對灌漿結實關系密切,一般說,灌漿期最適氣溫為20℃~22℃,且灌漿前15天以晝溫29℃、夜溫19℃、日平均溫度24℃為宜;灌漿后15天以晝溫20℃、夜溫16℃、日平均溫度18℃為宜。適宜的灌漿溫度,有利于延長積累營養(yǎng)物質的時間,細胞老化慢,呼吸消耗少,米質自然好。低溫和高溫都不利于水稻籽粒正常灌漿,影響稻米品質。如持續(xù)低溫與干風共同影響,可導致莖葉干枯,粒重明顯下降。 三是水分,灌漿期對水分的要求,僅次于拔節(jié)長穗和分蘗期,此期水分不足,會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和灌漿物質運輸,縮短正常灌漿時間,若灌漿不足易造成水稻米質下降,減產減收。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