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4451 | 回復數:0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6-5-26 11:2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1、瓜謠言。
網上謠言:吃個西瓜1家3口去世,這種西瓜千萬別吃,即墨已經有人中毒!

事實真相:經山東省即墨市食藥監(jiān)局核實,網傳致人死亡的內容屬于不實信息。今年3月,即墨市局對即墨市西瓜類食用農產品進行了專項抽檢,合格率達99.3%,西瓜市場食品安全狀況整體穩(wěn)定良好。

2、草莓致癌謠言。
網上謠言:2015年網上先后報道稱草莓中農藥乙草胺超標,會誘發(fā)癌癥。

事實真相:乙草胺作為一種除草劑,在全球被廣泛使用,在我國對于乙草胺的使用有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此外,草莓目前以大棚種植為主,大棚內生長雜草的幾率很小,根本無需除草劑。

3、避孕藥黃瓜謠言。
網上謠言:黃瓜使用避孕藥,特別是“頂花帶刺”的“激素黃瓜”,兒童吃了會引起性早熟。

事實真相:人們常說的避孕藥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性的黃瓜生長發(fā)育沒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黃瓜上。人們之所以謠傳為避孕藥,可能是因為黃瓜上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能促進黃瓜生長發(fā)育,具有激素的作用,避孕藥也是激素。

4、吃荔枝引發(fā)手足口病。
網上謠言:現在的荔枝幾乎都是用藥水浸泡的,吃后會引起發(fā)燒,還可能引發(fā)手足口病。

事實真相: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感染,它和荔枝沒有什么關系,也不會通過泡荔枝的“藥水”傳播。荔枝是一種很難保鮮的水果,用殺菌劑等成分浸泡處理其實是一種合法且必要的處理手段。

5、蛆橘事件
網上謠言:橘子在剝了皮后的白須上發(fā)現小蛆狀的病蟲。四川埋了一大批,還撒了石灰……這在2008年被廣泛轉發(fā)。

事實真相:此次柑橘大實蠅疫情僅限旺蒼縣,全省尚未發(fā)現新疫情,該縣蛆果已全部摘除并深埋處理,疫情已得到控制。但僅次于蘋果的中國第二大水果柑橘--嚴重滯銷。在湖北省,大約七成柑橘無人問津,損失或達15億元。

6、甜玉米謠言。
網上謠言:甜玉米100%都是轉基因,導致男性陽痿、女性絕經。

事實真相:中國的甜玉米品種是常規(guī)育種的產物,且中國尚未批準轉基因玉米的商業(yè)種植。目前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內的權威機構均認為,經嚴格審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7、毒蒜薹謠言。
網上謠言:近日,網上“甲醛浸泡蒜苔”的視頻被刷屏。

事實真相:網上那段視頻錄的就是蒜苔收獲后、入庫貯藏前的處理,用來蘸蒜苔的乳白色液體是一種蒜苔保鮮劑乳液,其主要成分是咪鮮胺,可有效抑制蒜苔貯藏期霉變、老化,結合冷庫貯藏可使蒜苔的貯藏期延長至8個月以上。

8、蕉癌謠言。
網上謠言:2014年4月8日,網絡曝出一條“香蕉患黃葉艾滋病瀕臨絕種全球4.1億人或將挨餓”的消息。

事實真相:香蕉黃葉病第4型,就是香蕉行業(yè)人士常說的香蕉枯萎病或香蕉黃葉病,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國內香蕉產區(qū)的枯萎病感染率小于10%,肆意宣揚“香蕉艾滋”的言論屬于網絡犯罪。

9、甲醛白菜謠言。
網絡謠言:甲醛白菜會導致白血病的消息2015年在朋友圈不脛而走。

事實真相:夏季氣溫高,菜商在白菜上噴灑甲醛以保鮮,是常見現象。甲醛白菜由于刺鼻的氣味會對呼吸道和內臟造成損傷,對呼吸道的損害更大。但是甲醛具有易溶于水易揮發(fā)的特性,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甲醛會揮發(fā)掉一部分。再加上浸泡、清洗,煮熟之后白菜上殘留的甲醛是微乎其微的。

10、“喂過藥”的蔬菜都不能吃。
網絡謠言:番茄抹乙烯利有毒。西瓜太甜,是注射了甜蜜素。葡萄有毒會致癌。楊梅噴灑膨大劑。萵筍生長要打十余種藥,反季節(jié)蔬菜有激素……

事實真相:認為凡是打了農藥的都不能吃,都不安全,其實這是誤解。目前農藥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其中殺蟲劑毒性最大,但目前國家和本市都已經嚴禁高毒農藥在蔬菜上使用,目前使用的都是低毒農藥,有的已經開展使用生物農藥。

殺菌劑毒性較小,多數是微毒。除草劑都專門用于除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也是低毒產品,正常使用對人身體無害,其中的植物激素一般被植物吸收?v觀國內農產品生產,現階段大多數還在使用農藥,即使是在一些農業(yè)發(fā)達國家。因為沒有這些投入品,就無法除治病蟲害,因而就無法獲得豐收。目前農藥的使用,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其殘留量一般很小,對人身體健康沒有什么危害。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