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1825 | 回復數:0
“土壤病”是由于土壤自身不健康引起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而“土傳病害”則是因為各種病源菌在土壤中生存或寄生并通過土壤傳播給農作物所發(fā)生的病害。 據近日環(huán)保部和國土資源部公報,中國16.1%的土壤受到污染,其中耕地污染比例是19.4%,0.5億畝耕地已不適宜耕種。環(huán)保人士稱,余下的耕地大部分屬于中低質量水平。在農業(yè)上,污染是土壤眾多問題中的一個,農業(yè)專家稱之為“土壤病”。 1、“土壤病”到底是啥。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土壤是一個活的有生命的機體,它具有物質代謝、能量轉化和信息傳導功能,一旦土壤理化生物性質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土壤健康狀況和植物正常生長。其次,我們還必須弄清“土壤病”和土傳病害這兩個概念。 “土壤病”是由于土壤自身不健康引起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而“土傳病害”則是因為各種病源菌在土壤中生存或寄生并通過土壤傳播給農作物所發(fā)生的病害。 2、“土壤病”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如何判斷? 要判斷土壤有沒有病,首先要看生長在土壤上的農作物有沒有病狀,如果作物因非侵染性病害而不能正常生長,那就證明土壤本身有問題,屬于不健康土壤引起的病害。換言之,凡是由于土壤不健康而影響或引起農作物發(fā)生的病害,就是“土壤病”。 3、“土壤病”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長期不深耕造成土壤耕作層變淺,耕層土壤板結嚴重; 二是盲目大量使用化肥引起肥害及土壤營養(yǎng)比例失調; 三是掠奪式營養(yǎng)管理導致土壤嚴重缺乏中微量營養(yǎng)元素; 四是以化肥、農藥及重金屬為主要污染源的土壤污染; 五是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酸化和土壤次生鹽堿化; 六是長期不施有機肥導致土壤有機質缺乏,盲目管理造成的設施農業(yè)土壤綜合癥等。 4、“土壤病”危害巨大 比如,農作物抗逆性減弱,根系不發(fā)達以至腐爛死亡,植株矮小或不能正常生長,常發(fā)生小葉、黃葉、早期落葉、花而不實和落花落果,果實畸形或失去了果品原有的良好風味,甚至出現不安全食品等等。 5、以下是幾點“土壤病”防控意見: *改變不良的耕作習慣。改“以旋代耕”為深耕、深松,使土壤耕作層保持在20厘米以上,以解決耕作層淺的問題,從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 *按照作物需肥規(guī)律合理調整化肥用量。徹底糾正盲目、大量使用化肥的錯誤,防止營養(yǎng)比例失調、土壤酸化、次生鹽堿化和土壤污染等問題。 *合理使用農藥和除草劑。嚴格控制高效、高殘留農藥進入田間,以避免污染土壤和食品。 *增施有機肥料,大力提倡作物秸稈直接還田,在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同時,解決土壤板結的問題。 *使用微生物菌肥解決“土壤病”問題。實踐證明,通過增施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菌肥,能起到補充有益菌、降解土壤中重金屬和農藥殘留、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構造土壤團粒結構、凈化土壤環(huán)境等多種作用,因而鼓勵使用微生物菌肥解決“土壤病”。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 |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