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農業(yè)合作社“空心化”已經十分嚴重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4618 | 回復數:0

發(fā)表于: 2016-1-5 17:57: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我們在農村了解農業(yè)合作社發(fā)展建設情況時,注意到了一種現象:總會有社員主動提出退社,理由就是參加合作社沒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不如不頂這個空名,自由發(fā)展。隨著農業(yè)現代化的強力推進,各類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的普及與擴張,大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和農民增收致富,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如此“搞運動”似的突擊,難免會出現魚目混珠的現象,如合作社的“空心化”就是突出問題之一,也是導致部分農民“被入社”后“再退社”的重要原因。

何為“空心化”?就是只有合作社之名,沒有合作社之實,“拉大旗作虎皮”,撈取個人或小集團利益。

表現之一就是“搶戴紅帽型”,由個別農副產品加工企業(yè)促成。他們原本采用的是“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公司與農戶間各算各賬,合作也是松散型的。如今一看合作社很吃香,就搖身一變,乘勢戴上了合作社這頂“紅帽子”。在合作方式原封未動的情況下,就享受到了諸多國家和地方對合作社的優(yōu)惠政策和各種各樣的補貼!氨缓献鳌钡霓r戶還沒弄清發(fā)生了什么事,那些大宗補貼就被人家狼吞虎咽地吃掉了。

表現之二是“拼湊規(guī)模型”,由個別大戶或精英農民促成。其目的、手段和對普通農戶的態(tài)度,與上述企業(yè)大同小異。因國家和地方設立多項補貼或獎勵,不僅有合作社這道門檻,進門后還按規(guī)模設立了多重檔次,農戶越多、規(guī)模越大,享受的優(yōu)惠就會水漲船高。因此,這樣的大戶精英不僅爭這塊牌子,而且還要想方設法拉更多農戶入社。雖然實質性的互助合作少之又少,但充規(guī)模的目的達到了,補貼和獎勵自然也就到手了。

表現之三是“制造政績型”,由個別地方干部促成。這種做法無非是圖一時政績,生拉硬扯,組成有名無實的合作社。
要避免農業(yè)合作社的“空心化”,把好事做好,當務之急就是要提高基層干部的思想認識,尤其是務實的政績觀。這雖是老生常談,但若審視幾種“空心化”的成因,無一不是他們明知故犯。解鈴還需系鈴人。如果他們充分理解合作社是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有效載體;是農戶聯(lián)合、抱團取暖、共闖市場的必要途徑;是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就不會那么急功近利和草率從事了,就會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會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求真務實,一心一意地去為廣大農民服務。

對已出現的“空心化”,也用不著推倒重來,因為龍頭企業(yè)、精英農民和基層干部等本來就是合作社的引領者和中堅力量。只要從指導思想上改弦易轍,確保入社普通農戶的權益和利益,缺啥補啥,就能把“空心”填實,達到“改邪歸正、變廢為寶”的功效。同時,相關部門也要嚴把合作社設立關口,不能饑不擇食,有報就批,要堅持扶持與管理并重的原則。再有,就是合作社本身也應建章立制,不斷創(chuàng)新經營管理機制體制,確保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司成鋼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