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農資行業(yè)十大未解之謎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6721 | 回復數:0

聯盟版主 發(fā)表于: 2015-12-12 22:5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1.認個錯能怎樣?
今年秋收,由吉林省豐澤種業(yè)有限公司銷售的玉米品種“南北七號”包衣種子,導致黑龍江地區(qū)近120萬畝玉米減產絕收。涉及事件的雙方均表示自己沒有問題。豐澤種業(yè)認為導致種子出苗問題的主因是拜耳的“立克秀”產品不合格,證據就是 農業(yè)部專家組鑒定的“可排除因種子質量引起種子生長不正!奔皣農藥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出具的“包衣脫落率為24%” 鑒定報告;拜耳方面則表示,直接導致種子出苗情況異常并造成減產的原因為:豐澤公司決定在種子包衣中不使用“頂苗新”,加上極端低溫天氣情況導致,而并非“立克秀”產品出問題! 

雙方互相推諉,農戶的賠償卻被耽擱了下來。對于減產事件的處理,豐澤公司已初步決定為受損農戶提供價值6000多萬元的種子用于明年開春播種,對于今年農戶的損失,由于金額巨大,企業(yè)無力承擔,需獲得拜耳的賠償后,才能補償受損農戶。而拜耳除了事件發(fā)生后召開一次說明會外,再無其他任何表態(tài)。

2.超級稻怎么了? 
4月初,安徽萬畝超級稻減產絕收的消息,引發(fā)了一場輿論地震,明星般的“超級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質疑,甚至被當地農業(yè)監(jiān)管部門下了逐客令。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上書農業(yè)部,要求重新審定超級稻“兩優(yōu)0293”的種植區(qū)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

雖然農業(yè)部明確表示,安徽省出現減產絕收稻種并非超級稻。但社會對超級稻實驗田產量與大田平均產量差距懸殊,超級稻重“量”不重“質”,種子無法留種等的質疑之聲一直沒有停止! 

面對爭議,袁隆平院士仍然堅信超級稻研究方向是正確的,表示“安徽出了點小問題不能說都有問題”。并在半年后發(fā)表署名文章,呼吁《請別再向超級稻潑臟水》。  

袁隆平在該文中表示,超級稻在技術上仍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其對病蟲害尤其是稻瘟病的抵抗性還不甚理想,“我理解社會對于我們農業(yè)科研的高期待,但農業(yè)科研和生產從來不能一蹴而就。超級稻的生長和改進周期很長,起碼需要三年五年時間,即便你晚上加個大夜班也無法那么快就解決問題。”再次回應有關超級稻的質疑。

3.收割機去哪兒了?
夏收季節(jié),南陽市連續(xù)兩次降雨,導致大型收割機無法進入麥田,麥收的時間較往年推遲了一個多星期,南陽市北邊的小麥已經成熟,外地的收割機開始撤離南陽。而隨著天氣放晴,小麥完全成熟了,但是收割機卻減少了,造成了麥多機器少的局面。為了攔截收割機,村民全家老小齊上陣;為了先收自家的麥子,排隊十幾個小時更是常見。  

爭搶收割機,不僅成為今年南陽夏收中最常見的事兒,在河南平頂山、周口等地也出現了上述現象。

4.又是河南?
10月8號央視焦點訪談《被“減肥”的化肥》報道,又一次把眾人的目光瞄向了河南。據報道,河南唐河縣有些化肥企業(yè)專門制造銷售偽劣肥料。不僅是唐河,在很多地區(qū),由于監(jiān)管缺失,化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河南假化肥,繼“忽悠團”之后,又一次被上了頭條! ‘斎,河南在肥料行業(yè)的話題,不僅僅只有負面的忽悠團和假化肥。作為傳統(tǒng)的農業(yè)大省,河南遼闊的種植面積和巨大的肥料施用量,使其成為肥料企業(yè)的“必爭之地”。為了貼近市場,很多企業(yè)紛紛在河南寧陵建廠投產。3月22日,雙贏生態(tài)與河南民豐肥業(yè)就共建中原生態(tài)肥料生產基地達成協(xié)議并簽約;10月26日,拉多美(寧陵)化肥有限公司高塔復合肥第一條生產線正式投入使用;11月9日,帝益生態(tài)寧陵生產基地年產80萬噸功能復合肥項目投產慶典隆重舉行。

5.賣糧咋就這么難?
“我拉了5萬多斤糧食,已經等了一個星期了還沒賣掉。還有的排隊時間更長,都等了10多天。但也有人來了就能卸貨,一打聽人家賣的是‘人情糧’,每次要給驗質員差不多500元好處費,不用排隊就能驗質,驗完直接過磅入庫!薄 〗衲晡覈Z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糧食豐收本來是喜事,但在很多糧食主產區(qū)如河南、吉林、黑龍江等省都出現了較為嚴峻的賣糧難問題,其中河南省的情況最為嚴重,部分地區(qū)排隊賣糧成為常態(tài),甚至出現了為賣糧而“走后門”的現象! 嚓P專家分析,今年的賣糧難是從夏糧開始的,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糧價下跌,執(zhí)行政策性的收糧庫點較少。今年,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價定為1元/斤,比去年臨儲價格每斤最多調低了0.13元。這是玉米臨儲政策實施七年來,收購價格第一次掉頭向下。受此影響,市場上三大主糧價格全線下跌,玉米降幅最大。

6.小麥種肥同播,為啥推不開?
一提起種肥同播,大家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玉米。小麥怕燒苗,要求種子和肥料錯開距離,對機器的要求也高,所以很多人寧愿撒施肥料再播種。今年,隨著種肥同播技術的發(fā)展和農戶對“省事”的需求,使用種肥同播種植小麥的農戶也越來越多! 

河南溫縣小鋪鄉(xiāng)楊公店村的王翠玲家的小麥就使用了種肥同播。她認為種肥同播省事,產量高,出苗莊,分蘗多,播種均勻,長勢好,村里大多都用這個!拔壹覜]人撒肥料,用種肥同播就方便多了,將肥料和小麥分別倒進不同的槽里,就可以均勻地播種了,并且很方便,4畝地一個小時就播完了!

7.農民補貼去哪了?
根據規(guī)定,農民的良種農資補貼要打入農民的個人賬戶。而福建省連江縣琯頭鎮(zhèn)定岐村上百戶村民2014年的補貼,卻被打入12名村干部及2名村干部親屬的銀行戶頭。而定岐村黨支部書記唐傳雄給出的解釋卻是“無奈的權宜之計”:因征地,村里只有350畝應補,但村民對于分補貼意見不一。無奈之下,村委會只好決定先領回來,為了保證這些資金打進卡里不流失,才挑了這些村干部及親屬等“信得過的人”。村委會不存在侵占農補資金的情況。

對于定岐村的農戶來講,2014年的補貼是拿到了。但對于全國大多數農戶來講,2015年的補貼不知道去哪了?  

糧食補貼真的取消了嗎?根據河南省農業(yè)廳來的消息,由于今年的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這三項政策要優(yōu)化調整,里面有許多實施細節(jié)問題需要事先考慮到,相關部門需要協(xié)調好,所以,不但我省,其他很多省份的補貼都將推遲發(fā)放,這種情況在政策調整期很正常。

8.賒銷還要繼續(xù)嗎?
東北某經銷商因賒賬不還與農戶發(fā)生爭執(zhí),把農戶起訴,結果在一次沖突中,被農戶請的律師(因農戶拒不還錢,經銷商把農戶起訴)刺激失控,失手把律師打死了,看看討債無望,又出了人命,這位經銷商便自己喝了一瓶百草枯,走上了不歸路。  

悲劇的起因就在于農資賒銷。無獨有偶,今年3月份大理賓川破獲的一起系列農資詐騙案,也是因賒銷而起。犯罪嫌疑人從2014年底開始,以包地為名義,以賒賬的方法到力角等地進行化肥購買,先后詐騙農資經銷商11次,騙得農資商戶差別品牌的高等化肥100余包! 

賒了,有風險;不賒,難以進入市場,賒銷一直是農資行業(yè)的一大難題,而賒銷后的討債更是讓人頭疼,但每年賒銷的人還是前赴后繼。為什么?因為賒銷還是有助于銷量的提升。

9.蘋果“紅”了?
從中原肥料會上,“不二果”橫空出世,到磷復肥會上,蘋果影蹤隨處可尋;從古城西安,蘋果全程解決方案高峰論壇的召開,到陜魯兩省,蘋果專用肥大受歡迎。不知道為什么,蘋果突然在肥料圈“紅”了起來,甚至于都驚動了農業(yè)部。這不,“化肥零增長”行動一開始,蘋果就被盯上了,黃土高原和渤海灣的蘋果區(qū)就被選為化肥減量增效試點,為實現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探索經驗。  

對于蘋果為什么這樣紅,中鹽安徽紅四方三公司經理梁凱表示,蘋果,很多企業(yè)開始并沒有太過于關注,或者說沒有專門投駐特別大的精力在里面。但因為用肥次數、頻率較大,所以值得專注。因為蘋果用肥次數、頻率較大田要高得多,所以值得專注。

10.不關注產量了?
提高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一直是我國農業(yè)發(fā)展的主基調。但今年,農業(yè)部卻發(fā)布了《關于“鐮刀彎”地區(qū)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鐮刀彎”地區(qū)包括東北冷涼區(qū)、北方農牧交錯區(qū)、西北風沙干旱區(qū)、太行山沿線區(qū)以及西南石漠化區(qū),常年玉米種植面積占全國的1/3左右),表示要到2020年,力爭將“鐮刀彎”地區(qū)玉米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1億畝,比目前減少5000萬畝以上,折合減少玉米產量2100萬噸! 

國家不再關注產量了,難道糧食安全問題已經解決了?當然不是,糧食安全一直是三農問題的焦點,今年國家一號文件就再次關注糧食安全,只是不再單單是指糧食的數量安全,而是更加重視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不僅要數量安全,更要質量安全,只能說糧食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了,糧食安全還早著呢!
文/王穎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