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1843 | 回復數:0
土壤板結的原因和原理 土壤板結是指土壤表層在外因作用下結構破壞、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內聚力作用的現象,是農業(yè)生產上經常碰到的問題。 土壤的團粒結構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結; 有機質的含量是土壤肥力和團粒結構的一個重要指標,有機質的降低,致使土壤板結。 長期單一施用化學肥料,腐殖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不但會引起土壤板結,還可能龜裂。化肥造成土壤板結的原因是化肥中只有陽離子或陰離子是植物所需要的元素,植物單方面選擇吸收了有用的離子,造成土壤酸化或鹽堿化。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團粒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有機質的分解是以微生物的活動來實現的。向土壤中過量施入氮肥后,微生物的氮素供應增加1份,相應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來源于土壤有機質,有機質含量低,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導致土壤板結。 土壤中的陽離子以2價的鈣、鎂離子為主,向土壤中過量施入磷肥時,磷酸根離子與土壤中鈣、鎂等陽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磷酸鹽,即浪費磷肥,又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向土壤中過量施入鉀肥時,鉀肥中的鉀離子置換性特別強,能將形成土壤團粒結構的多價陽離子置換出來,而一價的鉀離子不具有鍵橋作用,土壤團粒結構的鍵橋被破壞了,也就破壞了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的危害以及為什么 土壤板結的情況下,缺氧而導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發(fā)育,植物根部細胞呼吸減弱,而氮素等營養(yǎng)又多以離子態(tài)存在,吸收時要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呼吸減弱,故能量供應不足,影響?zhàn)B分的吸收。 土壤板結也會導致缺素癥。缺素癥有時并不一定就是土壤中缺少這種元素,而是因為土壤板結、土壤酸堿度不適宜、或者是土壤水分供應不均衡等一系列問題引起的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導致的。 打破土壤板結的原理 向土壤中施入有機肥料或微生物肥料,會逐步恢復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的分泌物能溶解土壤中的磷酸鹽,將磷素釋放出來,同時,也將鉀及微量元素陽離子釋放出來,以鍵橋形式恢復團粒結構,消除土壤板結。 微生物菌肥就選加加旺激抗菌968產品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