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肥料中的三元素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4368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5-7-9 15:3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莊稼生長離不開氮、磷、鉀肥料,因為需要大,故稱為大量元素。實際莊稼生長除了需要氮、磷、鉀元素外,還需要硫、鈣、鎂、硅等中量元素,更離不開鐵、錳、硼、銅、鋅、鉬、氯等微量元素,還有稀土元素。更主要的是大多數(shù)情況下,中、微量元素直接決定農作物的產量。這就是國內外專家都肯定的肥料最小決定律。由于文化素質等原因,決定了一部分農民,種地只重視氮、磷、鉀三元素,而忽視中、微量元素的問題,實踐使我們認識到:綜合性使用多種元素肥料,是今后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國內外的資料告訴我們,在我省中等條件肥力下的土地,667㎡生產523kg的玉米需N+P+K=9%+4.5%+2.25%=15.75%。667㎡生產800kg的水稻需N+P+K=16%+6%+5%=27%。那么在生產實踐中為什么施用量加大了呢?其主要原因是考慮肥料在土壤淋失,空氣揮發(fā),土壤固定等因素,加之不同土質情況下對肥效的影響,故加大了使用量。特別是砂土地、黃土地、崗地、洼地、壩外地、白漿土使肥效的發(fā)揮受到影響,因此要適當加大使用量。35%的摻復混肥(內含有機質、微肥和菌肥),基本上保證了作物的需求,隨著產量指標的提高,密度加大,也要適當加大施肥量和追肥次數(shù)。

  關于莊稼脫肥現(xiàn)象,一般先要表現(xiàn)在葉片上。特別是作物生長的中后期,需肥量加大,則表現(xiàn)明顯。而前期由于苗小,氣溫低,需肥量小,莊稼長勢較慢,故缺肥現(xiàn)象表現(xiàn)的不明顯。以玉米為例:特別是缺氮肥時,玉米底葉從葉尖開始,較均勻向葉柄變黃色;缺磷肥時,下部葉片從葉尖開始變黃色,并不規(guī)則在葉片一側出現(xiàn)淡紫色的現(xiàn)象。缺鉀肥時,葉片前部發(fā)黃,變枯焦,葉脈中部呈綠色?偟目慈彼刈魑镏仓臧 ⑹萑、易感病、倒伏。

  在玉米生長的中后期,缺鉬、錳、銅、鋅肥時,主要是中部葉片發(fā)生變化。缺硼、鈣、硫、鐵主要表現(xiàn)在上部,一些葉片上。同時,在穗頭上表現(xiàn)出禿尖,彎曲,小棒等問題。

  在了解了莊稼缺素的特點后,就可以根據(jù)莊稼生長狀態(tài),有針對性的采取補救措施。從我省玉米生長和土地種植年限上看,缺素地塊一定要從春天抓起,特別是玉米種植時一定要施好農肥,和摻復混肥,在封垅前一定要補好微肥、菌肥、葉面肥,不要等到中后期再補肥,以至于影響產量,這樣才能為奪取全年農業(yè)豐收奠定基礎。(鄭州潤同化工產品有限公司)


中國•苯肽胺酸應用技術領先服務品牌;國內首家高純度苯肽胺酸原藥工業(yè)化生產基地QQ:1550907892  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