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4653 | 回復數:0
大自然總是維持著微妙的平衡,有害蟲,便有能克制它的天敵,如果把這些天敵巧妙加以運用,它們就能成為病蟲害防治的精兵強將。 那么農業(yè)生產中可以利用的天敵昆蟲主要有哪些呢? 小小蟲子可堪重用
中國昆蟲學會生物防治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張帆介紹,天敵昆蟲分為兩種,一種是捕食性天敵,如瓢蟲、花蝽、草蛉、捕食螨等,主要針對蚜蟲等聚集型害蟲;一種是寄生性天敵,如赤眼蜂、麗蚜小蜂等,這類天敵的絕招就是“雀占鳩巢”,通過將卵產在害蟲的幼蟲或成蟲體內來殺滅害蟲,主要針對玉米螟、煙粉虱等暴發(fā)型害蟲。其中,瓢蟲是廣食性的,可以吃很多種害蟲,而捕食螨則主要捕食螨類。
據悉,赤眼蜂是我國應用得最好、商業(yè)化程度最高的一類天敵昆蟲,近年來已累計應用5億畝。雖然赤眼蜂非常微小,但作用可不能小看,尤其在東北地區(qū),這幾年來為防治玉米螟立下了汗馬功勞。 赤眼蜂種類很多,用在水稻上的是稻螟赤眼蜂,用在玉米上的是玉米螟赤眼蜂,每畝只要在玉米葉片上掛兩三袋赤眼蜂卵卡,就能釋放一萬頭赤眼蜂,對玉米螟的防效能達到90%以上,而且能用于應急防治。煙粉虱是蔬菜上最多的害蟲,用麗蚜小蜂來對付它,幾天時間煙粉虱的領地就會被麗蚜小蜂占據。 受成本所限和經濟價值的考量,設施蔬菜以天敵接種釋放為主,果樹以天敵保護增殖為主,可以通過生草管理來增加天敵昆蟲。 大田作物則主要以天敵保護為主,可以種植一些涵養(yǎng)類作物,提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修復能力,保護天敵種群。 替代農藥功勞大
作為國內最大的天敵昆蟲專業(yè)科研團隊之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天敵昆蟲研究室這幾年在北京、吉林等地的蔬菜和果樹上試驗示范以天敵昆蟲為核心的生物防治技術,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平均達到60%~75%。 “經過幾年的實驗結果表明,用天敵昆蟲進行生物防治可以替代70%的化學農藥使用。”該團隊成員王甦博士說,他們將捕食性與寄生性天敵混合釋放應用,同時還在田間種植一些蜜源植物,可以對天敵害蟲起到“儲蓄涵養(yǎng)”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作戰(zhàn)效率。
用天敵來治蟲,不是要把所有的害蟲都吃光,而是要把害蟲控制在一定的經濟閾值以內,保持生物的多樣性,維護生態(tài)平衡,不然的話,一種害蟲吃光了,會有另一種害蟲來。 還需要注意的是 天敵昆蟲應該在害蟲暴發(fā)前的“機會窗期”釋放效果比較好,而且必須要連片規(guī)模使用,否則如果這片區(qū)域用天敵昆蟲,相鄰區(qū)域用農藥,會造成害蟲都跑到生物防治區(qū)域了,效果會大打折扣。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