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3468 | 回復數(shù):1
近日,某廠的一位業(yè)務員來到筆者的農資店,向筆者推薦他們廠針對花生生產的一種復混肥料,只要使用這種復混肥料3袋(300斤)/畝,保證能夠高產。當筆者詢問僅這一項需要投資多少錢時,這位業(yè)務員很輕松的回答:400多塊錢吧。然后,這位業(yè)務員又向筆者介紹了他們廠針對花生生產的一套全程方案,做到全程跟蹤、全程服務。 的確這兩年,作物解決方案已經成為業(yè)界爭相推崇的一種理念和模式,不僅農藥企業(yè)趨之若鶩,就是化肥企業(yè)也不甘落伍,自然就有藥肥聯(lián)合的概念。所謂的作物解決方案,就是在提供質優(yōu)價廉農藥產品的同時,還為種植業(yè)者提供從種到收的全程作物解決方案。不可否認,近幾年一些國際巨頭之所以能夠攻城略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直在大力推廣這種理念和模式。自然,國內企業(yè)也不甘示弱,也紛紛打出了“作物全程解決方案”的口號,針對不同作物推出了自己的產品搭配套餐,成為拉動市場,增加銷量和利潤的一個新的突破口。一個好的、科學的合理的作物解決方案,為綜合解決作物整個生長發(fā)育乃至成熟期出現(xiàn)或可能出現(xiàn)的病蟲草鼠害問題,做到適時、合理、科學使用農藥,可以達到減少施藥次數(shù),減少農藥使用量,減少用工成本,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效果。同時,能保障農民提高作物產量、提升作物品質、增加種植收益等。 但筆者縱觀很多這類的作物解決方案,在實際的推廣過程中往往叫好不叫座,其方案確實可行,值得推廣,但很多農民卻就是搖頭不愿意接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資成本太高,與農民實際的收入反差太大,很多農民覺得不值過的。 像筆者所在的花生主產區(qū),近兩年很多經銷商聯(lián)合廠家針對花生高產推出的一種作物方案,以種植1畝花生為例,在化肥使用方面,就按照上文這位業(yè)務員推薦用量計算,折合人民幣400多元,使用具有殺蟲殺菌壯苗功能的拌種劑45元,在田間管理上,如某廠推出的花生3寶,在化生出苗到開花,要噴施第一寶,即打第一遍農藥主要預防花生莖基腐病、青枯病等造成的死苗死棵,花生中期要噴施第二寶,打第二遍農藥,主要是控望和促果提高花生坐果率高,花生后期要噴施第三寶,主要是預防葉斑病保葉,促使籽粒飽滿,花生3寶的零售價格為40元,再加上每遍都要和殺蟲劑配合使用3遍共計需要30元。前期種植時,耕地80元,起堎80元,農膜60元,花生種120元,所有的人工費不算,一畝花生的投資就是855元。按畝產花生米250公斤左右計算,從2013年秋季花生收獲后到目前花生米收購價格6.00元,種植1畝花生的毛收入就是1500元,扣除855元的投資,僅剩645元,如果加上人工,根本就是虧本。像這樣的種地效益,如果不計成本的盲目向農民推薦所謂的作物解決方案,到底會給農民帶來多少收益? 近年來有關農產品過山車的事件實在讓大家記憶猶新,就說眼下花生米市場的低迷吧,很多農民因價格太低惜售,大量的花生米難以脫手。的確,花生米價格從2012年春天12元左右/公斤,跌至2013年春天7.00元左右/公斤,再跌至眼下的6元/公斤,這種大大出乎農民預期的超低價格,簡直就讓農民崩潰。 因此,筆者覺得無論怎樣的好方法、好方案,從設計到最終推廣,不僅要考慮到產品的效果,還要考慮到農民的承受能力,農民承受不了,就接受不了,再好的東西也就成為了擺設。因為,無論什么樣的方案最終要回歸到農民這一終點。 所以,我們廠家、經銷商應該做的不是誤導農民怎樣增加投入,怎樣多使用化肥,怎樣多打農藥,而是要研究怎樣提高技術含量,提高農民的產出比,怎樣教會農民把投資掌控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即盡可能用合理的投入得到合理的回報。像這類只盯著農民錢袋子,誘導農民高投入的作物解決方案,實在沒有多大推廣的價值和必要。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