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小麥分區(qū)域冬前管理指導意見 [復制鏈接]

二維碼
通過中國農資聯(lián)盟認證的首席技術專家,擁有良好的植保技術以及職業(yè)口碑。 發(fā)表于: 2014-11-25 09:27: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目前,“立冬”已過,已播冬小麥由北往南正處于分蘗和出苗階段,是加強小麥冬前管理、培育壯苗、確保安全越冬的關鍵時期。根據當前小麥苗情和墑情,農業(yè)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分區(qū)域研究提出冬小麥冬前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西北麥區(qū)

  西北麥區(qū)包括山西中北部、陜西北部以及甘肅大部,以旱地小麥為主。今年西北麥區(qū)9月份降雨多,前茬作物晚熟,大部麥田播期推遲7~10天,但是底墑和表墑均好于去年和常年,播種質量和出苗情況是近5年最好的一年。存在的問題是播量增加,部分麥田整地質量差,土壤懸虛、播種過深,苗黃苗弱。該區(qū)水澆麥田管理參考黃淮海管理技術,旱茬小麥冬前管理重點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一是中耕劃鋤。今年苗小,旱地小麥要在3葉期后劃鋤,起到提溫保墑、破板通氣、消除雜草的作用。今年播種時雨水頻繁,多數麥田播后遇雨表層土壤板結,要及時破除板結,疏松表土,促進根系生長。中耕劃鋤一定要細鋤、淺鋤,切忌壓苗和傷根。播種偏淺的麥田要結合中耕,培土壅根,以保護小麥分蘗節(jié),提高麥苗抗寒能力。播種偏深的麥田要耬劃清溝,扒去播種溝部分覆土,促進莖葉生長。

  二是耙耱鎮(zhèn)壓。對秸稈還田表層草量大、土壤懸虛,出苗困難的旱地麥田進行鎮(zhèn)壓,促進種土結合,提高出苗率。對播后未鎮(zhèn)壓、秸稈還田質量差、苗情偏旺的麥田,以及雨后土壤過濕播種的麥田,要在越冬前采取先鎮(zhèn)壓后耙耱的措施,粉碎坷垃,踏實土壤,彌合土壤裂縫,防止冷空氣進入,促進小麥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促進次生根噴發(fā)和根系下扎,防止冬季凍害發(fā)生。冬前鎮(zhèn)壓時應把握“地濕不壓地干壓,陰天不壓晴天壓,早晨不壓中午壓,麥苗過弱不鎮(zhèn)壓”的原則。鎮(zhèn)壓的方式是用石磙順麥壟向一個方向碾壓,不可雙向反復碾壓,以免挫傷麥苗。

  三是巧施冬肥。冬前小麥苗小根少,需要養(yǎng)分少,肥料消耗少,一般不宜追肥。但對搶時播種底肥不足麥田,旱地可趁雨雪后每畝追施尿素5~7.5公斤,亦可在越冬前畝撒施農家肥2~3立方米,壅根護蘗,補充肥力,提高地溫,防止凍害,確保小麥安全越冬。

  四是化學除草。在小麥3~5葉期,選擇平均氣溫10℃晴天進行化學除草。但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選擇對路農藥,把握好用藥量和用藥關鍵期,以免造成藥害。 五是防治病蟲。當前麥田土壤濕度大,小麥易發(fā)生病害。對點片發(fā)生小麥白粉病、銹病的麥田,應及早用藥控制。

  六是預防凍害。由于小麥播期推遲,苗小蘗少,抗寒能力差,易受冬季凍害。要采取補肥暖苗的措施,保苗安全越冬,可畝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0~50公斤;對底肥不足的麥田每畝葉面噴施2%的尿素+0.5%磷酸二氫鉀混合肥液30~50公斤;也可順壟撒施暖溝肥,用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順壟覆蓋,防風增溫保墑,促進盤根長蘗抗寒防凍。

  七是保護地膜。西北麥區(qū)地膜覆蓋面積大,冬前要仔細檢查地膜覆蓋情況,對膜上有孔洞、膜邊有漏風、揭膜斷膜處,及時用土封堵壓嚴,防大風揭膜,確保地膜覆蓋的質量和效益。此外,嚴禁牲畜啃食麥苗。

  黃淮海麥區(qū)

  黃淮海麥區(qū)包括河北、河南、山東、蘇北、皖北、山西中南部、陜西關中平原和甘肅隴東地區(qū)。受降水和夏玉米成熟偏晚的影響,小麥始播期較去年晚3~5天,但是底墑好、播種進度快,基本在適期內播完,加之大部麥區(qū)播后遇雨,大部麥田苗全苗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個別地區(qū)因秋季降雨較少,底墑不足;部分地塊播量偏大,有旺長趨勢;部分地塊整地質量較差,田間坷垃較多,有缺苗斷壟現(xiàn)象;有些地塊地下害蟲危害較重,雜草較多。針對上述問題,重點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一是查苗補種。對缺苗斷壟的地塊,盡早開溝、澆水,補種本地塊相同的種子,保證基本苗充足,在小麥越冬前都可以進行,即使種子“土里捂”,明年也有一定的收成。

  二是鎮(zhèn)壓保墑。對秸稈還田或旋耕播種、播后未鎮(zhèn)壓或鎮(zhèn)壓質量差的麥田,以及旺長麥田,晴天中午進行苗期鎮(zhèn)壓,可壓實土壤,使根系與土壤密接,促進根系生長,壓碎坷垃,減少土壤失墑,抑制旺苗生長,控旺促壯。

  三是除草治蟲。秋季小麥3葉后雜草出土,草小抗藥性差,日均溫7~10℃是化學除草的有利時機,要根據當地麥田雜草類型,選擇適宜藥劑,適時開展化學除草。近幾年,地下害蟲對小麥苗期的危害呈加重趨勢,應注意適時防治。

  四是澆好冬水。對整地質量差、地表坷垃多、秸稈還田量大、墑情較差的麥田,及時澆冬水,沉實土壤,促進根系下扎、分蘗茁壯,確保小麥安全越冬。墑情較好的旺長麥田不澆冬水以控制旺長。澆冬水的時間為日平均氣溫3℃左右開始(11月底至12月初),夜凍晝消時結束為好。早澆氣溫偏高會促進生長,過晚會使地面結冰凍傷麥苗。墑情差的麥田適當早澆冬水。

  五是管好晚播麥。晚播小麥冬前積溫不足是影響形成壯苗的主要原因,墑情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不要追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發(fā)苗,可淺鋤2遍,松土、保墑、增溫促早發(fā)。墑情較差的晚播麥田,澆小水消除旱象,適時劃鋤2遍,促苗生根長葉分蘗!∥髂消渽^(qū)

  西南麥區(qū)包括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今年秋季溫度低、雨水多,前作收獲晚,田間土壤濕度大,影響播前化學除草,小麥播期明顯推遲。西南麥區(qū)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亦在0℃以上,小麥不停止生長,1月上中旬拔節(jié)。冬前管理時間為播種至12月下旬、冬季管理為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拔節(jié)前后。重點采取以下技術措施:

  一是補種勻苗。缺苗斷壟麥田要及時補種,為趕上生育進程,可用溫水將種子浸泡24小時后再均勻撒播補種。對聚集成堆的叢生苗,應扯去多余的苗子。

  二是開溝排濕。該區(qū)濕害最重的時段在苗期,播后應及時開好邊溝、背溝、廂溝。一般邊溝、背溝的深度應達20~30厘米,廂溝15~20厘米,形成一定落差利于瀝水、排濕。

  三是促弱控旺。今年11月上中旬播種麥田比例較大,遲播縮短了苗期時間,必須對長勢弱、群體不足的麥田開展苗期追肥,促弱轉壯。套作麥田畝施尿素3~5公斤,凈作麥田畝施尿素5~8公斤。稻茬旺長麥田追肥時間推遲到拔節(jié)前后。同時,可噴施1~2次生長延緩劑,控制生育進程和徒長。

  四是追施拔節(jié)肥。該區(qū)小麥在1月上旬至中旬起身拔節(jié)。高產栽培要求純氮用量11~13公斤,其中拔節(jié)肥稻茬麥占40%左右,旱地小麥占20%~30%。也可看苗施肥:群體偏小,畝最高苗量不足50萬,或缺肥翻黃較重的麥田,畝施尿素6~7公斤;長勢一般、葉色中等的麥田,畝施尿素4~5公斤。有灌溉條件的地方,拔節(jié)水和拔節(jié)肥結合進行。

  五是防控病蟲草害。稻茬麥田和丘陵旱地麥田地下害蟲危害呈加快發(fā)展趨勢,主要有蠐螬、螻蛄、蟋蟀等,造成缺苗斷壟,對播前沒有拌種處理,應在播種后及時用甲拌·辛硫磷10%(微粒劑)混合細土,撒施防治。冬季最容易出現(xiàn)的病害是條銹病,多為單株感病或出現(xiàn)“中心病團”。如果僅出現(xiàn)個別零星植株感染,可及時拔除,如果出現(xiàn)全田多點感染或中心病團,應噴藥及時防治,切斷擴散源。注意及時防治蚜蟲和紅蜘蛛。要在播前化除基礎上,苗期再一次化學除草,應在12月上旬之前進行;兼顧闊葉雜草和單子葉雜草,合理配置藥劑種類,如苯磺隆、驃馬、麥喜等混合噴施,提高防效;科學用藥,避免產生藥害。

  長江中下游麥區(qū)

  長江中下游麥區(qū)包括江蘇、安徽、湖北等地沿長江流域和江淮之間的麥田,以及河南信陽地區(qū)。該區(qū)前茬以水稻為主,今年水稻成熟期比上年延遲7~10天,加之10月下旬兩次大范圍降雨,導致小麥播種期比上年推遲,遲播小麥面積較大及土壤濕度較高影響播種質量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重點采取以下技術措施:一是搶收搶種。加快水稻收獲和小麥播種進度,晚中爭早,著力提高播種質量。對播種過晚麥田可采取獨桿栽培或套播技術。隨著播期的推遲適當增加基本苗,應注意遲播麥田斤種只能出6000~7000苗,播種量的增加幅度應大于基本苗的增加幅度,11月10日前后播種的畝基本苗宜控制在18萬左右,畝播量25~30斤,每遲播一天增加畝基本苗0.5萬,但最高不超過25萬,以免群體過大,播量可按每遲播一天增加1斤,最高不超過40斤。

  二是查苗補種。對出苗嚴重不勻、缺苗斷壟田塊,應進行補種或移密補稀,并澆水促苗。

  三是施好苗蘗肥;久缙佟⒒适┯貌蛔愕奶飰K在2葉期應及時施用苗肥,尤其稻套麥田在收稻后及時施用苗肥,基肥和苗肥總量應達到總施氮量的60%,基肥較足的麥田不再施苗肥。如果基種肥及苗肥均不足,在主莖3~4葉期施用壯蘗肥,但若已適量施用基苗肥,則不再施用。在冬前及越冬期間施用泥、雜灰肥培土壅根,能保暖防凍,培肥土壤。對秸稈還田量大的麥田,如麥苗發(fā)黃嚴重,應盡快施用速效復合肥或氮肥轉化苗情。

  四是開溝鎮(zhèn)壓。尚未開溝的麥田及時開溝,清溝理墑,疏通排水溝系,保證排水暢通,做到雨止田干、溝無積水。尤其稻套麥田在收稻后及時開溝,適當加大開溝密度,均勻拋撒蓋苗;近期內仍有降雨,當前主要是防止?jié)窈Αa槍Σ煌愋望溙,采取相應的?zhèn)壓和覆蓋方式,對旱茬和稻草還田量較大的麥田,采用機械或人工措施做好冬前田間適度鎮(zhèn)壓,提高保墑防凍能力;對板茬直播和稻田套播小麥,可通過增施土雜肥或采取溝泥覆蓋的方式加強覆蓋,達到護根保溫防凍的目的;在搞好田間化除、溝系配套等田管措施后,可利用秸稈覆蓋,防凍保苗,增強麥苗抗旱耐寒能力。

  五是防治病蟲草害。密切注意稻茬麥越冬前蚜蟲、紋枯病和雜草發(fā)生基數,及時防治;瘜W除草以日均溫6℃以上,晴天氣溫高于10℃時噴藥為宜,要避開寒潮來臨前用藥,以提高化除效果,避免產生藥害。必要時人工除草。

  六是控旺轉壯。對群體過大、過旺麥田,可采取鎮(zhèn)壓或噴施生長抑制劑等措施,控旺轉壯,保苗安全越冬。


黃杰蘭QQ510704014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4-11-25 09:34:49 | 只看該作者
來過···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