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土地流轉后的危機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6116 | 回復數(shù):2

農中仁者 發(fā)表于: 2014-6-15 20:16: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閉幕了,“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yè)”,“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舌尖上的安全”等詞語讓農民聽起來很舒服,讓中國人感到很提氣。對中國這樣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家,糧食安全是重中之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有一句話透露美國的企圖: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如果人被控制了,國家和世界還會獨立存在嗎?

現(xiàn)在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 像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經過土地流轉后,土地集中起來,有的地方政府主導流轉工作,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把全縣的土地流轉完?粗鴽坝颗炫鹊耐恋亓鬓D的大潮,我不覺有些擔心。鳳凰視頻前一段播出一個5集紀錄片《皇天后土》,講的是中國從1949年土地革命的打土豪分田地——互助組——合作社——人民公社——聯(lián)產承包,歷史的發(fā)展總是這樣循環(huán)往復;剡^頭去看看,從人民公社成立開始,中國的農村就開始陷入危機之中,加之三年自然災害,整個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陷入了停滯的狀態(tài)。

目前雖然與過去有些相像,但根本上是不同的,改變目前一家一戶小規(guī)模經營,土地實行集約化管理,這是發(fā)展方向,但目前存在的一些現(xiàn)象令人堪憂。中國人習慣走過場,形式主義嚴重,政府的報告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的數(shù)量多得驚人,實際上85%以上都是空殼,都是為套取國家的補助,這便是一種窮人的心態(tài)。有一些人用較高的價格把周邊的地聚攏起來,為的是換政府的補貼。這就像是用冰堆起的一座山,看起來高大雄偉,但一見陽光就會迅速融化,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后患卻是無窮無盡的。

目前這些合作社,研究政策的多,研究種地的少 ;研究花樣的多,研究實效的少;研究種肥藥怎么省錢的多,研究怎么增產的少;研究怎么流轉地的多,研究種植技術的少。  這些都是失敗的根源 。農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建立在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現(xiàn)在我們國家不缺種植技術,缺少的是這些種植技術如何實施,知識不是生產力,使用知識才是生產力。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有兩個體系壞掉了:一個是農村水利設施,一個就是農業(yè)技術推廣。技術與生產脫節(jié),理論不能指導實踐,或者理論與實踐不匹配,沒有效果。而無論任何時候,效果都是第一位的。沒有結果的理論就是一堆廢話。

土地流轉出去后由誰管理?有人說,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可以給合作社或農場主打工,我勸這些合作社或農場主還是謹慎點:他自己的地都種不好,給你種能種好嗎?況且人的仇富心理不能小看,見你種這么多地絕不會喜歡你發(fā)展得比他好,而是見你發(fā)展得不好才顯出他的先見之明——要能發(fā)展好他早就干了。一個合作社一年下來賠了上百萬,社員呼啦一下全跑了,都推在社長身上。一個企業(yè)家土地流轉在手里幾萬畝,自己不懂種植,雇了懂技術的、會管理的、擺弄機械的一大幫,什么指標都達到了,就是產量達不到,只有投入沒有產出。跟農民的合同簽了好幾年的,干還干不下去,黃還黃不起。當初政府官員積極配合,現(xiàn)在干脆連人也見不到了。

土地流轉后可以實行機械現(xiàn)代化,這是肯定的,但現(xiàn)代化的機械就有高產量嗎?不一定。我見過一個種植1萬多畝地的家庭農場主,現(xiàn)代化機械價值近2000萬,但年年都賠錢,欠貸款上千萬,光利息就壓死你。聘的管理人員都是親戚,技術人員的話根本不聽,各行其是,產量怎么高得起來?所以要高產機械很重要,使用機械的人更重要。

所以,土地在誰手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誰手里能產生高效益,合作社也好,家庭農場也好,想發(fā)展壯大,不經過努力肯定是不行的,努力方向不對也是不行的,你們有應對危機的準備嗎?  
發(fā)表于: 2014-6-15 22:09:22 | 只看該作者
你分析的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值得讓人深思。。。。。
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兒子。
發(fā)表于: 2014-7-3 08:59:28 | 只看該作者
分析的基本到位,一件事情要理性看待。政府不再補貼合作社,一切市場化運營。政府可以獎勵種糧大戶,按實際產量來獎勵,合作社的發(fā)展方向就正確了。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