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去年前10月進口玉米激增385.7%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3192 | 回復數:0

通過中國農資聯盟認證的首席技術專家,擁有良好的植保技術以及職業(yè)口碑。 發(fā)表于: 2013-1-12 12:0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民以食為天。農業(yè)不僅是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更是關乎到國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糧食安全關系國家安全。

  近幾年,我國糧食一直豐產,在實現“九連增”的豐收利好形勢下,國家相關部門依然密切關注國內外糧食動態(tài)發(fā)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政策性儲備糧拍賣“三大調控法寶”,確保了糧食安全的總體無虞;不過,隨著對外進口依存度增加,中國糧食安全應有遠憂。

  去年1—10月份,國內玉米進口量達455.6萬噸,比2011年同期增加361.8萬噸,增幅385.7%,雖然進口量基數較小,但增長量依然令人咋舌。農科院信息中心研究員聶鳳英表示,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加快導致可耕地面積減少,國民對副食品需求逐步增大以及深加工企業(yè)需求,玉米需求量逐年增長將是趨勢,進口量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玉米進口同比增385.7%

  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1—10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達455.6萬噸,比2011年同期增加361.8萬噸,增幅385.7%,預計2012年玉米進口總量將達到500多萬噸。其中,1月份玉米進口量最高,為75.11萬噸,平均單價333.63美元/噸,環(huán)比上漲31.8%,同比上漲398.89%;去年上半年共計進口188.44萬噸,占前10月總量的41.4%。

  針對去年上半年我國玉米進口量劇增的表現,聶鳳英表示,去年全年食品價格較高,由于上半年美國產量波動較大,市場價格也隨之作出調整,進口數量有所提高,不過,隨著市場后期的理性回歸,我國玉米進口量單月趨緩。

  此外,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玉米再獲豐收,玉米產量為20812萬噸,較2011年增產1534萬噸;玉米市場在不缺糧狀態(tài)下,供應壓力漸顯,從玉米進口量來看,基數相對較小,并未對國內玉米市場產生較大影響。

  “人口增加和收入增長,再加上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國民對糧食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尤其是玉米需求!甭欨P英表示,而城鎮(zhèn)化建設導致耕地減少,進而對肉類蛋白質增加,再加上飼料、乙醇和糖等一百多種深加工產品對玉米的需求,因此,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長是趨勢,而進口量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玉米進口量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消費需求的持續(xù)增加,是生產與消費開始轉向一種緊平衡的關系!敝腥A糧網研發(fā)總監(jiān)張智先表示,在玉米豐產時期的產量基本能夠滿足需要,但歉收時期尚不能夠滿足需要,在合適的時機通過進口玉米來調劑國內余缺已經成為一種常態(tài),有利于增加國內玉米供應,穩(wěn)定國內玉米市場。

  從2011年四季度始,國際玉米市場價格有所下跌,進口玉米的成本優(yōu)勢逐漸顯示出來。根據中華糧網監(jiān)測,從2011年第四季度至2012年上半年,進口玉米到中國南方港口完稅后的價格總體上低于東北玉米到南方港口的成交價格,進口成本優(yōu)勢成為推動2012年中國玉米進口量劇增的主要因素。

  整體來看,導致玉米進口量大幅增加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受美國干旱天氣和國內粘蟲災害消息影響,對玉米供求緊張加劇擔憂,引發(fā)采購量大幅增加。二是國內畜禽養(yǎng)殖快速發(fā)展,對飼用玉米剛性需求大幅增加,深加工企業(yè)玉米潛在需求缺口較大。三是海外玉米相對國內玉米價格較低,價格優(yōu)勢明顯。

  北京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去年玉米進口高達550萬噸,是2011年的5倍。從價格上來講,上半年進口價格相對偏低,進口具有優(yōu)勢;下半年隨著美玉米種植區(qū)因干旱大幅飆漲,雖然進口優(yōu)勢不再,但進口量卻并沒有明顯下滑,主要是因為中儲糧補充庫存進口所致。

  美國干旱推高價格

  2011年全球玉米豐收,產量創(chuàng)歷史最高水平,全球玉米供給狀況較好,導致去年上半年國際玉米市場價格持續(xù)回落。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玉米帶遭遇50多年不遇的干旱,市場開始擔心新年度美國玉米供應。

  張智先表示,由于美國玉米主要種植區(qū)嚴重干旱,去年美國及全球玉米總產量及庫存水平均出現下降。根據美國農業(yè)部數據顯示,2012年度全球玉米總產量將較2011年下降近3300萬噸,全球玉米期末庫存將較2011年度下降1300多萬噸,為6年來的最低水平,不過,總產量仍為歷史次高水平。雖然全球玉米供需狀況并不理想,但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產量減幅較大、期末庫存下降,美玉米出口量下半年有所減少,加上CBOT玉米市場的特殊作用,從而導致了2012年第三季度,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的行情。

  近年來,美國玉米供需狀況不容樂觀。根據Informa的報告,2012/2013年美國玉米產量為108億蒲式耳,較去年有所降低,2012年美國玉米產區(qū)遭遇大旱,導致單產下降20%。因此,美國可能會減少其玉米進行燃料乙醇加工的數量。

  “美國40%的玉米用于加工燃料乙醇,玉米需求的缺乏應該是結構性的。”格林期貨高級分析師劉波表示,隨著美國能源戰(zhàn)略調整,天然氣和頁巖氣將成為能源主力,繼續(xù)加大乙醇能源化的可能性降低。因此,生物燃料后期對玉米價格的影響并不大。

  此外,由于國內玉米播種面積增加較多,繼2011年國內玉米擴大種植面積后, 2012年國內玉米生產再次豐收,加上進口因素及去年前三季度飼用小麥大量替代玉米用于飼料消費,2012年國內玉米供給形勢得到了明顯緩和。

  消費層面來看,受經濟低迷環(huán)境影響,去年深加工生產開工率總體處于較低狀態(tài),由于生豬養(yǎng)殖在很長時間里盈利狀況較差,也影響了飼用玉米需求,2012年國內玉米市場的供需矛盾主要是區(qū)域性和階段性的,國內玉米總體供需關系較前兩年已得到明顯改觀。

  “美國遭遇大旱,令玉米產量下滑,導致美玉米期末庫存處于歷史低點,供需呈趨緊態(tài)勢!蓖躜E表示,據去年12月份美國農業(yè)部月度供需報告顯示,2012/2013年度美玉米庫存消費比調低為6.5%,較2011年的庫存消費比有所下降,美玉米市場供需整體仍趨緊,進而對玉米市場形成底部支撐。

  雖然供需趨緊主要為供應縮減所致,但需求方面仍不景氣。美國對煉油企業(yè)汽油混合燃料稅收抵免及對提高進口乙醇關稅的政策,在去年年底到期后取消,加之原油價格回落拖累,美國燃料乙醇對玉米的需求出現明顯下滑,飼料用量也是不斷回落。

  對外依存度高漸成趨勢

  事實上,我國不僅在玉米進口量增幅較大,大豆、大米等糧食作物進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有部分人士擔憂,玉米進口猛增,是否會演繹成為大豆產業(yè)對外的依賴呢?中國社科院農發(fā)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我國糧食進口將呈逐年擴大趨勢。

  “考慮到民眾對糧食及其肉蛋奶等副食品的需求逐步增大,且隨著民眾收入增長,肉蛋奶在食品消費結構中比重將逐步擴大,而數量和結構上的雙重調整,將決定我國的糧食需求量還會繼續(xù)擴大!彼硎,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糧食產量一直實現增產,但其步伐跟不上需求增長,因此,適當增加進口量是形勢所迫,是必要和必須的。

  農科院信息中心研究員聶鳳英表示,我國擁有世界7%的耕地,卻養(yǎng)活著20%以上的人口,除大豆外,國內其他糧食自給率基本都在95%以上,不過,隨著國民對糧食需求量的不斷提高,這個較高的自給率能否得到保障還有待定論。

  農業(yè)部信息部數據顯示,2012年1-7月,我國谷物共進口868.2萬噸,同比增261.3%;進口額29.8億美元,同比增220.0%。其中,小麥進口244.6萬噸,同比增268.4%;玉米進口312.7萬噸,為2011年同期進口20.9萬噸的15倍;稻谷和大米進口141.3萬噸,同比增238.4%。

  與此同時,2012年我國全年糧食產量11791億斤,比2011年增加367億斤,連續(xù)5年穩(wěn)定在10500億斤以上。其中,玉米增量貢獻最大,玉米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品種。不過,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yè)研究員鄭宇潔表示,雖然我國糧食實現了“九連增”,尤其是玉米產量增加1846億斤,增長79.7%,為糧食增產貢獻最大。但是,近年來我國糧食進口量依然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一些主要糧食作物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逐步提高,我國糧食多數的自給率已經下降到90%左右。

  另有分析人士較為擔憂,我國大量的糧食進口不僅會帶來國內糧食庫存增長,更重要的是國外低價糧食會對國內市場產生較大沖擊。此外,有配額的企業(yè)以較低的價格購買進口原料,給沒進口配額的深加工企業(yè)帶來較大沖擊,可能導致部分企業(yè)陷入生產困境。

  在最近1—2年的時間內,我國玉米深加工企業(yè)超過30%已被外資所收購,若過度依賴進口,恐將有更多企業(yè)被收購,這些陷于入困境的國內深加工企業(yè),不利我國玉米產業(yè)的穩(wěn)定。

  李國祥表示,目前小麥、玉米、稻谷、大米及棉花等農產品(5.68,-0.09,-1.56%)進口在我國均有關稅配額制度,這些配額主要是掌握在國有糧油貿易公司手中,如此可以保證進出口量不至于太大沖擊到國內市場,且國家容易追蹤,市場不會被擾亂。此外,進口主要是出于補充國內缺口和儲備目的,不會在大范圍上對國內的糧食市場造成替代性沖擊。

  進口量將維持高位

  在2012年玉米進口量大幅增加基礎上,今年我國玉米進口量將趨于何種態(tài)勢?格林期貨高級分析師劉波表示,今年我國玉米進口將維持高位,但繼續(xù)快速增加可能性不大,約維持在500萬噸左右。

  具體原因有兩點:一是目前生豬存欄量很大,繼續(xù)上漲空間有限。農業(yè)部近期公布了2012年11月份國內生豬存欄信息,11月份生豬存欄較上個月略有下降,存欄數為46904萬頭,比去年同期減少0.2%。12月前,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數量仍處于歷史高位,保持在與年初持平的位置,但生豬出欄力度明顯加大。

  二是我國玉米豐產。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字顯示,2012年我國玉米再獲豐收,玉米產量為20812萬噸,比去年增產1534萬噸。玉米市場在不缺糧狀態(tài)下,供應壓力漸顯。由于種植收益比優(yōu)勢明顯,預計明年玉米種植會進一步增加,這將填補我國的需求缺口。

  中華糧網研發(fā)總監(jiān)張智先表示,短期國內玉米供需或將維持緊平衡態(tài)勢。不過,隨著經濟增長,人們收入提高,對肉蛋奶需求增加,玉米消費仍將維持較快增長態(tài)勢。未來國內玉米供需將呈現缺口,并且缺口有加大的可能。玉米進口量將呈現常態(tài),并且有繼續(xù)擴大可能。

  從今年來看,由于國內玉米連續(xù)豐收,加上去年有一定數量的玉米進口,國內供需形勢呈現緩和態(tài)勢。此外,由于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較難出現大幅回落,進口玉米成本或難進一步降低,因此,預計今年國內玉米進口數量較去年或難出現明顯增加。根據中華糧網數據,預計今年國內玉米進口量約為500萬噸。

  不過,另有分析人士表示,預計今年我國玉米進口量將有所下降。首先,今年國內玉米產量增加,預計將達2.0億噸以上,增量超過1,000萬噸,國內玉米供應充足,供應緊張的狀況緩解。其次,美玉米到港價格與國內玉米價格持平或略高,價格優(yōu)勢不再明顯。最后,國內畜禽養(yǎng)殖整體效益將整體低迷,玉米深加工行業(yè)下游需求清淡,國內需求增幅有限。


黃杰蘭QQ510704014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