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小麥種植用“新”法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764 | 回復數(shù):0

通過中國農資聯(lián)盟認證的首席技術專家,擁有良好的植保技術以及職業(yè)口碑。 發(fā)表于: 2012-10-19 16:2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10月13日,在兗州市漕河鎮(zhèn)圍子村的播種現(xiàn)場,田野里響起歡快的轟鳴聲,農機手趙廣清正駕駛著小麥寬幅精播機來回地穿梭。該村種糧大戶趙廣春高興地說,今年他家的小麥種植采取了新法,技術員說每畝能增產10%呢!
  老趙說的“新”法即今年該市秋種大力提倡的“雙寬”種植技術!半p寬”即寬畦、寬播幅,把2米一畦播種8行改成2.4米一畦播種8行或2.6米一畦播種9行,畦背均為0.4米,苗帶寬度由原來的3厘米左右改為8-10厘米,實行等行距種植,不留套種行。
  正忙著指導的該市農業(yè)局農技站長王燕介紹說,針對傳統(tǒng)的播種方式田間畦埂占地面積大、漏光多和缺苗斷壟嚴重的實際問題,兗州市農業(yè)專家們通過近幾年的試驗,聯(lián)合山農大教授,摸索出了這項適宜本地應用的增產技術。采用這種播種方式的好處一是播種均勻、籽粒分散、有效克服缺苗斷壟及疙瘩苗現(xiàn)象,利于根多苗壯;二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有利于夏直播玉米機械化播種技術的推廣,有效控制玉米粗縮病發(fā)生,有助于實現(xiàn)小麥玉米兩熟周年高產。這種技術可使土地利用率提高7%以上,小麥畝均增收10%左右。
  據(jù)了解,為大力推廣該項技術,該市出臺了三秋生產技術意見,財政投入近70萬元購置機械免費發(fā)放。同時召開秋種演示會,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加大宣傳力度。截至目前,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00余期,發(fā)放播種機106臺,預計播種面積達到8萬余畝!
黃杰蘭QQ510704014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