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回應“甲醛蔬菜”:甲醛保鮮檢測尚無國標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shù):3349 | 回復數(shù):0

發(fā)表于: 2012-5-17 14:4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針對近日有媒體報道,有菜農使用甲醛對大白菜、山藥、蘑菇等蔬菜進行保鮮的行為,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沈丹陽昨日表示,應根據(jù)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由相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同時,他還介紹商務部近年來采取了兩大舉措,在流通環(huán)節(jié)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控。
甲醛保鮮檢測尚無“國標”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蔬菜上噴灑保鮮劑幾乎是業(yè)內“潛規(guī)則”,確實有配制甲醛溶液,噴灑在即將啟運的白菜上保鮮。而由于甲醛目前并不在農藥殘留檢驗范圍內,其檢測尚沒有“國標”,對消費者的身體危害更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
沈丹陽昨日表示,根據(j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對農產品在包裝、保鮮、貯存、運輸中所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等材料,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guī)范。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學物質的不得銷售。而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應當設立或者委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進場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查檢測;發(fā)現(xiàn)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肉菜流通追溯將推廣全國
沈丹陽稱,在流通環(huán)節(jié),商務部近年來通過支持農產品市場升級改造來幫助農產品市場提升檢驗檢測水平,目前已經累計支持全國400多家農產品批發(fā)市場和2500多家農貿市場與菜市場改善交易設施,已經建設或改造這些市場的檢驗檢測中心485個,增強了檢驗檢測能力。
此外,商務部還開展了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試點。該體系可使蔬菜與肉類的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類似于“身份認證系統(tǒng)”。例如消費者在購買了蔬菜、肉類后,如果質量出了問題,就可以憑借其追溯碼查到這些產品從田間到銷售終端全過程流通信息,從而向問題肉、菜的責任人追究責任并索賠。
據(jù)悉,從2010年以來,商務部、財政部已經分兩批支持20個城市開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但北京市并不在其中。沈丹陽稱,目前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爭取過一階段后在全國逐步推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