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7277 | 回復(fù)數(shù):7
近日一口氣從后面往前看,看完了水滸傳,發(fā)現(xiàn)里面值得深思的地方甚多,我想整理一下,分享給各位農(nóng)資人朋友,希望我們從水滸里面學(xué)到我們?nèi)粘,營銷,做人的知識! 說真的,作為一個男兒身,看水滸,幾度落淚,好多年都沒哭過的我,竟然為了一部電視劇把自己弄得怨婦看韓片樣的,我想其中肯定有過人的內(nèi)容在里面,看完后,我整理下,希望各位農(nóng)資人一起分享: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怕就是傷感到一個知己都未得,那是很失敗的哦。 想那伯牙和子期,彈那《高山流水》而遇知音哦。子期去了,伯牙也不過就是摔碎琴余生再也不彈琴而已,以此來緬懷知己。而《水滸傳》中宋江喝了毒酒,那李逵就二話沒說樂呵呵的將余下的整壇子毒酒都喝了,這可不就是陪宋江一起去死嘛,而且他是能與宋江一起死非但不覺得痛苦相反感到很快樂,所謂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弱弱的問一聲:兄弟能做到這個份上的,當今這個世上還有嗎?當然我并不是要宣揚這樣的做法,只是唏噓感嘆一下罷了。 宋江與李逵安葬后,吳用和花榮竟然就在墳旁的樹上上吊陪葬。真可謂“士為知己者死”。話說宋江主張招安的時候,應(yīng)該說眾兄弟大部分都是不同意這個決策的,但是最后都毅然的配合宋江,連那豹子頭林沖都將殺妻之仇忍著放在一邊,協(xié)助完成招安大計。如此說來,從這樣的角度看,打那眾兄弟服從宋江的招安的決策之時,不就是抱著一顆“士為知己者死”的癡心赤心嗎?想那諸葛亮在劉備死后寫那《出師表》說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也是一顆“士為知己者死”之赤心嗎?其實這樣的先死后死沒有什么區(qū)別的,那份深刻的兄弟之情讓他們決定如何追隨兄弟去的時間罷了。 對于梁山108好漢而言,他們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水泊梁山上與宋江在一起渡過的,不能不說宋江吳用等人將水泊梁山打造成一支成功的團隊快樂的團隊。時下的話說:“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有完美的團隊”,這樣的話其實梁山好漢們早就驗證確鑿了,不是嗎?正所謂“用人之長天下無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無可用人之”。 那么宋江和劉備是如何做到眾兄弟們可以為他們肝腦涂地舍生忘死呢? 有人說與那劉備宋江都是會用江湖術(shù)數(shù)收買人心的高手,試問他們用的是什么江湖術(shù)數(shù)呢?再說以諸葛亮吳用的才智會看不出來那些假仁假義一心為己的江湖術(shù)數(shù)嗎? 我想他們運用的不外乎是“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的方法吧,這樣的方法自古以來都是正道之方,更是修身齊家平天下之良方,如何就淪為江湖術(shù)數(shù)了? 而宋江和劉備之所以能夠贏得眾兄弟的打心底的愛戴,那是因為他們將“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完美演繹的沒有一絲一毫之差錯。∵@個何其之難,定然不是常人所能為之所能做到的。也正是做到了宋徽宗提筆給宋江的評價“忠義參天”才能獲得如此愛戴!他們是真正的坦蕩蕩的君子,敬天敬地敬大人,自然有那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厚德載物之情懷。 |
樓上的分析得相當精辟!梁山集團確實是個完美的團隊,但在宋江的帶領(lǐng)下,沒有認真分析招安帶來的利弊,才造成了整個集團的覆滅,宋江要承擔相當大的責(zé)任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nóng)資聯(lián)盟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絡(luò)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