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4802 | 回復數(shù):0
玉米苗期常出現(xiàn)缺苗、畸形、變色、僵苗、弱苗等問題,通過分析原因,提出管理對策,確保苗齊、苗勻、苗壯,為豐收奠定基礎。 1、玉米缺苗 1.1種子發(fā)芽率達不到國家標準,導致出苗不齊。應加強市場監(jiān)管,嚴禁劣質種流入市場。 1.2種子生活力不高。雖然種子發(fā)芽率達到國家標準,但發(fā)芽勢低,幼苗出土能力差,出土過程中,營養(yǎng)耗盡,常受到病菌侵染,幼芽腐爛變質,不出苗。種前不僅要進行芽率試驗,而且要做好芽勢試驗,確定合理播種量 1.3種子回芽不出土。播種后,種子吸水萌發(fā),但種子根和胚芽伸長之后,水分得不到有效的供應,導致種子的生命力停止,種子腐爛,但芽根可見,俗稱回芽。要求足墑播種,墑情不足時播后澆蒙頭水。 1.4因種子特性不同而造成田間和室內結果反差大。粉質型種子,粒較大,在室內做芽勢、芽率試驗,效果很好,但由于其頂土能力差,受外界溫度、濕度影響較大,導致在田間生產(chǎn)條件下達不到出苗標準,造成缺苗。應預先做好大田成苗試驗,方可適量播種。 1.5播種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5.1播種耬出現(xiàn)的問題。機械性能不佳或機手沒經(jīng)驗,導致下粒不勻,導致大片缺苗或幾十米沒籽,斷壟嚴重。應選用性能完善的機械進行播種,且播種前進行調式,對機手進行培訓。 1.5.2種肥燒苗。若種肥同播,二者距離太近時,常會燒苗,導致種子呈僵籽狀,形狀完好,但不能發(fā)芽。種肥同播時,兩者左右距離控制在5公分,上下距離控制8-10公分。 1.5.3播種太深,種子不能正常出苗。播種時足墑播種,深度控制在3-4公分。 1.5.4田間持水量大。低洼處積水,種子無氧呼吸時間長,產(chǎn)生酒精中毒,種子腐爛,不能出苗。要注意及時排水,加強中耕,增加土壤透氣性。 1.5.5病蟲危害。金針蟲、粘蟲、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等蟲害發(fā)生重,導致不出苗,或莖葉被啃食,造成缺苗斷壟。做好病蟲預測預報,及時開展防治。 2、玉米苗畸形、變色 2.1玉米心葉扭曲。如果幼苗心葉卷曲,葉片中段有蟲口,且皺縮,一般為薊馬危害所致,注意肥水管理可很快恢復生長。如果幼苗心葉卷曲,有大片白斑,有可能是除草劑使用不當,嚴重時植株鈍化,下部變粗,顏色發(fā)深,有的呈現(xiàn)紫色,可噴施920或葉面肥進行解救,并加強肥水管理,嚴重的地塊在不誤農時的情況下進行毀種、復種。 2.2玉米葉片邊緣發(fā)紅玉米苗生長正常,但葉片邊緣有發(fā)紅現(xiàn)象,嚴重的莖桿也稍微變色,是缺磷所致。一是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磷供應不足;二是苗期遇低溫或其它原因,幼苗根系不良,吸磷能力降低,尤其是播種早,土壤粘重、板結的地塊,若遇干旱,這種情況會更加嚴重;三是大水漫灌,有效磷隨水溶解下沉,使幼苗吸收不到充足的磷?蓢娛┝姿岫䴕溻涍M行緩解,苗期施肥要用復合肥,不能偏施氮肥。 3、玉米僵苗、死苗情況分析 3.1有的玉米出苗后,出現(xiàn)細弱、葉片枯黃、死亡等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苗期根系受病菌感染,患上苗枯病,種子根發(fā)褐腐爛,次生根不出或很少,輕者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形成僵苗(小老苗),重者從地下到地上整株干枯死亡。 3.2早播田,由于飛虱危害,感染粗縮病,造成幼苗矮粗、顏色發(fā)暗,呈“君子蘭”狀,生長遲鈍,這是粗縮病的前期癥狀?烧{整播期,注意防治飛虱,飛虱遷飛高峰與玉米齊苗期相逢時,及時用吡蟲啉加菌毒清進行噴霧防治,可有效預防粗縮病和苗枯病。 3.3品種生長勢,有的品種如先玉335,本身苗期表現(xiàn)細弱,也就是群眾說的不發(fā)苗,拔節(jié)期以后會迅速生長。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wǎng)絡經(jīng)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