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1703 | 回復數:0
|
玉米緩釋肥田間試驗報告 (貴州省土壤肥料工作總站 貴州 遵義) 1.試驗來源和目的 試驗來源于全國農技中心土壤肥料技術處,《關于開展緩釋肥等肥料田間試驗示范工作的通知》農技土肥水便函〔2015〕15號文;通過田間試驗示范,了解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控失肥田間施用效果,探索應用范圍和用法用量,評價產品對作物產量、品質、節(jié)本增收的影響,為申請肥料登記和推廣應用做準備。 2.試驗材料與方法 2.1試驗肥料 磷肥為普鈣(貴州省甕安縣中坪化工廠P2O5 16%)、尿素(貴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N46%)、硫酸鉀(青海錦泰礦業(yè)有限公司K2O 50%)、緩釋肥為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肥料配方為N-P2O5-K2O=29-5-6。 2.2試驗時間 2015年4月-2015年9月 2.3供試土壤 試驗地點在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金鼎山鎮(zhèn)蓮池村,經度為27o44'27",緯度為106 o44'38",海拔1005m。土壤類型為黃壤土,肥力中等,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狀見表1。 表1 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狀
2.4供試作物 玉米品種:義農玉188 2.5試驗設計與方法 2.5.1試驗設計 小區(qū)試驗設置習慣區(qū)、緩釋肥區(qū)、配方區(qū)3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試驗均采用小區(qū)設計,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小區(qū)面積40m2(10m×4m),行距0.8m,窩距0.25m。密度為3333窩/畝,小區(qū)間設置隔離行,小區(qū)外設置保護行。習慣區(qū)”按當地百姓施肥量和施用方法進行,“配方區(qū)”為當地測土配方施肥推薦的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緩施肥區(qū)的肥料為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緩釋肥,肥料配方為29:5:6。除施肥不同外,每個小區(qū)無差別管理。具體試驗處理和肥料施用方法如下: 表2 試驗處理肥料用量(單位:kg/畝)
表3 肥料運籌方式
2.5.2田間管理 該試驗采用漂浮育苗、大田起壟覆膜移栽,于2015年4月4日播種, 4月14日移栽,于8月12日成熟,全生育期為134天。小區(qū)長10m,寬4m,小區(qū)面積為40 m2。每小區(qū)栽5行,行距為80cm,穴距25cm,共200株。基肥于4月15日起壟前全部施用。每小區(qū)田間鋤草、病蟲防治等田間管理一致。 3.試驗結果與分析 3.1玉米生育期記載 不同處理對玉米生育期影響不大。2015年4月4日播種, 4月14日移栽,于8月12日成熟,全生育期為134天。 表4 玉米生育期記載(月/日)
3.2不同處理對玉米生物學性狀影響 不同處理對株高、旗葉長、穗粗、穗長、禿尖長、穗粒數及千粒重有一定的影響,株高排序為:處理1>處理2>處理3;旗葉長排序為:處理2>處理1>處理3;穗粗排序為:處理2>處理3>處理1;穗長排序為:處理1>處理2>處理3;禿尖長排序為:處理1>處理2>處理3;穗粒數排序為:處理1>處理2>處理3;千粒重大小排序為:處理1>處理3>處理2。 表5玉米生物學性狀及產量因素記載表
3.3不同處理對玉米產量影響 小區(qū)試驗設置習慣區(qū)、緩釋肥區(qū)、配方區(qū)3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小區(qū)面積為40m2,對每個小區(qū)實行單收測產,小區(qū)產量結果見表6。處理1習慣區(qū)小區(qū)平均產量最低,為23.68kg;處理3配方區(qū)產量最高為26.46kg與對照處理1相比增產11.7%;處理2控失肥區(qū)產量居中,為25.80kg,與對照處理1相比,增產8.96%,與處理3配方區(qū)相比產量減少3.19%。 表6玉米小區(qū)產量表
將三個處理,三個區(qū)組作方差分析,結果顯示,處理間在達到顯著水平,區(qū)組間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區(qū)組間土壤肥力水平有差異。多重比較結果顯示,處理3配方區(qū)和處理2緩釋肥區(qū)沒有達到顯著水平,處理3配方區(qū)與處理1習慣區(qū)達到顯著水平;處理2緩釋肥區(qū)與處理1習慣區(qū)沒有達到顯著水平。 表7 試驗結果分析方差分析
表8 試驗結果多重比較(LSR法)
3.4經濟效益分析 表9 各處理經濟效益比較表
注:玉米2.3元/ kg,種子80元/畝,肥料:尿素1800元/噸、普鈣800元/噸、硫酸鉀4000元/噸。緩釋肥肥料為N-P2O5- K2O=29-5-6按4500元/噸。處理1每畝需人工6個,處理2每畝需人工5個,處理3每畝需人工7個,人工每個按70元計算。 三個處理做經濟效益對比,結果見表9。處理2緩釋肥區(qū)的純收益和產投比最高,純收益達379.64元/畝,產投比達1.62:1,比習慣區(qū)純收益高141.33元/畝;與配方區(qū)相比,純收益高59.53元。處理3配方區(qū)純收益最略低于緩釋肥區(qū),畝純收益為320.12元,產投比為1.40:1,與處理1習慣區(qū)相比純收益提高81.81元/畝。 3.5 N養(yǎng)分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 處理1的百經濟產量N養(yǎng)分吸收量=(籽粒產量×籽粒N養(yǎng)分含量+莖葉產量×莖葉N養(yǎng)分含量)/籽粒產量×100=(394.92×1.196%+596.329×0.869%)/394.92×100=2.51 處理2的百經濟產量N養(yǎng)分吸收量=(籽粒產量×籽粒N養(yǎng)分含量+莖葉產量×莖葉N養(yǎng)分含量)/籽粒產量×100=(430.28×1.221%+649.723×0.866%)/430.28×100=2.53 處理3的百經濟產量N養(yǎng)分吸收量=(籽粒產量×籽粒N養(yǎng)分含量+莖葉產量×莖葉N養(yǎng)分含量)/籽粒產量×100=(487.01×1.209%+735.386×0.867%)/487.01×100=2.52。 表10 氮養(yǎng)分吸收量
處理1習慣施肥區(qū)作物吸氮總量=習慣施肥區(qū)產量×施氮下形成100kg經濟產量養(yǎng)分吸收量/100=394.92×2.51/100=9.91。 處理處理2緩釋肥肥區(qū)作物吸氮總量=習慣施肥區(qū)產量×施氮下形成100kg經濟產量養(yǎng)分吸收量/100=430.28×2.53/100=10.88。 處理處理3配方肥區(qū)作物吸氮總量=習慣施肥區(qū)產量×施氮下形成100kg經濟產量養(yǎng)分吸收量/100=487.01×2.52/100=12.27。 4.試驗結論 1緩釋肥處理對玉米生育期長短沒有影響,緩釋肥處理與對照處理在玉米產量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2緩釋肥處理經濟效益最高,每畝純收益379.64元;產投比最高為1.62:1。緩釋肥處理由于是一次性基肥施用,無需進行追肥,故緩釋肥處理節(jié)省1-2個人工。緩釋肥處理畝施純氮40kg折合成氮磷鉀養(yǎng)分元素為純氮11.2kg/畝、P2O5為2.0kg/畝,K2O為2.4kg/畝,遠遠低于習慣區(qū)的純氮23kg/畝,P2O5為8.0kg/畝,K2O為5kg/畝的施肥量,也低于配方區(qū)純氮20kg/畝、P2O5為6.4kg/畝,K2O為15kg/畝的施肥量,建議增加緩釋肥的施肥量,進一步提高玉米產量和經濟效益。 3通過分析化驗玉米籽粒與玉米秸稈的養(yǎng)分含量,獲得百公斤玉米籽粒產量N養(yǎng)分吸收量為2.51-2.53之間。習慣區(qū)生產394.92kg玉米產量吸純氮9.912kg;緩釋肥區(qū)生產430.28kg玉米吸收純氮10.86kg;配方區(qū)生產487.01kg玉米吸收純氮素12.27kg。由于試驗中沒有設置缺素區(qū),故無法計算肥料利用率。建議后續(xù)試驗增加氮磷鉀缺素區(qū)。 2015年10月30日 |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在 中國農資聯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