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7062 | 回復數(shù):4
記得2015年6月份之后,農資電商形成了一股颶風,瞬間刮遍了農資行業(yè),農資企業(yè)老板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農資渠道商也是躍躍欲試,都準備趁著這股颶風能將自己打造成在風口翩翩飛舞的“豬”。一時間,農資行業(yè)內聊天無不談電商,一個個的電商網站也是如同春筍般建立起來。但是,經過大半年的觀望,發(fā)現(xiàn)某某網通過農資電商網走了我的客戶、某某圈通過農資電商圈去了我的主顧,年底一總結,才發(fā)現(xiàn),TM農資電商原來不是真的在網上賣農資。克,當我們看了一年的熱鬧,農資電商在2016年已經慢慢的退熱,有些農資電商網站已經淪落為企業(yè)的官方網站! 其實人只有在冷靜的時候,思維才是最清晰的,既然農資電商的熱潮已經退去,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目前的農資電商到底是什么?在我看來,現(xiàn)有的農資電商平臺驟然降溫,根源是它偏離了農民和農業(yè)的真正需求,或者我們可以直接叫他“農資偽電商”! 一個生產企業(yè)能做農資電商嗎? 我們來看一下國內的農資電商平臺,80%都是農資企業(yè)要么是自己成立一個部門做電商,要么是入股投資來做農資電商,總得來說是農資企業(yè)在做電商,首先我們從廣義的電商來分析,電商后面一般都有一個詞,那就是“平臺”,連起來就叫電商平臺,試問我們的農資企業(yè),目前誰能在行業(yè)內做的了平臺?生產化肥的來做電商平臺,其他化肥企業(yè)就不會跟他玩,生產農藥的來做電商平臺,其他的農藥企業(yè)會和他玩嗎?其次,作為一個平臺來說,資源的分配要相對公平,如果這個電商是某一個生產企業(yè)的電商,其資源必然會傾斜給這個生產企業(yè),導致的結果就是賣的好的產品,都是電商平臺東家的,其他企業(yè)的產品,只不過是個陪襯罷了!久了,就只有東家一個人玩了。 傳統(tǒng)電商平臺能做農資電商嗎? 去年,國內兩家最大的消費品電商平臺都高調進入了農資電商行業(yè),而且一來就拿出了他們的殺手锏:金融,你要化肥?沒事,先賒給你,打個白條,過陣子再給錢;你要農藥?也沒事,撒點花唄,到時候再還!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農資是個特殊商品,技術服務永遠比金融手段重要!所以,就目前來看,如果傳統(tǒng)電商平臺不去補種植技術這塊短板,直接來做農資電商,的確有點困難。 農資電商只賣農資? 最近幾年,農產品價格低迷和賣難問題凸顯,對農民而言,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比解決農資購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更為迫切。如果真的想踏踏實實的做農資電商,就要了解農民的痛點,他們目前的痛點并不是買不到好農資,也不是農資價格貴,而是農產品不好賣,所以農資電商萬萬不可理解為只賣農資,未來那些真正能做大的平臺一定會沿著農業(yè)產業(yè)鏈繼續(xù)延伸,形成農資產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的閉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 當我們理清了以上的三個問題,不難理解為什么農資電商會這么快就退熱,農資電商不會是建一個網站,找兩個運營,在百度買個關鍵詞打打廣告那么簡單。他需要企業(yè)、平臺、渠道、農戶各方資源的整合,一定要賦予平臺多樣化的服務功能,而且這些功能一定要直擊農民和農業(yè)的痛點,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這樣才能真正讓農民熱起來,只有農民熱起來,其他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才能熱起來,只有到那一天,農資電商才能真的叫農資電商。 農資電商的熱潮已經退去,圍觀的人也都回家了,已經在風口上飛翔的”豬“們有沒有想好,當颶風一過,錢燒的差不多了,會不會掉下來?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