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黃龍病防治技術大揭秘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8949 | 回復數:1

發(fā)表于: 2015-9-10 13:0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柑橘黃龍病是世界性的毀滅性病害,因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劑和給藥方法,發(fā)病后只能將橘樹砍掉,所以又被稱為柑橘的“癌癥”,很多果農談“黃龍”色變。在很多柑橘產區(qū),黃龍病已成為嚴重制約柑橘產業(yè)發(fā)展的第一重要病害。那么,面對柑橘黃龍病,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答案當然是不!柑橘專家告訴我們,只要掌握黃龍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和傳播途徑,科學預防,抓住關鍵,重點出擊,黃龍病是可防可控的。
  近年來,黃龍病在我國南方10余個省的柑橘種植區(qū)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該病曾多次對廣東、福建、廣西等地的柑橘產業(yè)造成嚴重破壞,近5年內累積砍除近億株病樹。柑橘一旦感染黃龍病,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把樹砍掉,果農因此損失慘重。該怎樣應對這個讓果農頭疼的柑橘“殺手”呢?

“可防可控不可治,“三板斧”可有效阻擊黃龍病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要對付黃龍病,必須要正確認識它。柑橘黃龍病具有暴發(fā)性強、發(fā)展迅猛、危害大等特點,對我國柑橘產業(yè)構成了巨大威脅。此病來勢兇猛,重病果園補栽苗木,在1~2年內即可發(fā);新栽區(qū)柑橘園一旦感染又未及時防控,發(fā)病率將逐年提高,特別是與重病果園鄰近的新果園往往未及投產即遭毀滅。植株發(fā)病后,樹勢衰退,產量劇降或絕產。
  黃龍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是柑橘木虱,其還可以通過帶病苗木(接穗)、嫁接等方式傳播,田間黃龍病樹(侵染源)和傳病蟲媒(柑橘木虱)同時存在,是黃龍病流行的先決條件。黃龍病菌目前尚不能進行人工培養(yǎng),目前還沒有發(fā)現抗病品種和治療的特效藥劑。
  雖然無法徹底消滅,但黃龍病是可防可控的。鄧明學告訴記者,對付柑橘黃龍病,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國柑橘黃龍病研究小組就總結出了“三板斧”:一是通過及時挖除病樹減少侵染源;二是控制傳播媒介,最大限度殺滅柑橘木虱,減少田間再侵染;三是種植無病苗木。2006年,有學者提出了“以控制木虱為重點的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理論和技術”,重點闡明了殺木虱、砍病樹、種無病苗三者的關系,并提出了一整套柑橘木虱的防治策略、防治的關鍵時期等,篩選出了防治柑橘木虱的有效藥劑。這套方法在多地經過實踐證明,控制黃龍病危害的效果非常明顯,像在廣西,黃龍病的發(fā)病率已從前些年的10%降到了1%以下。

“防治誤區(qū)待改變,殺滅木虱后才能砍病樹
  了解到,對柑橘黃龍病病原的認識過程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充滿耐人尋味的曲折。曾經學界一度認為黃龍病的病原是線蟲、鐮刀菌,上世紀50年代實驗證明其可嫁接傳播,推測是病毒,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確認是細菌性病害。
  當前,因為對黃龍病缺乏正確認識和足夠了解,各地在防控過程中存在著不少認識和防治方面的誤區(qū),亟待引起注意和改變觀念。
  跟柑橘打了十幾年交道的鄧明學指出,很多果農應對黃龍病很盲目,不認識黃龍病的人會以為是普通黃化花錢去治;知道黃龍病治不好的人就開始砍病樹;知道黃龍病靠木虱傳播的人,卻又不認識柑橘木虱,導致用的殺木虱農藥有沒有效也不知道;知道預防黃龍病要砍病樹、種無病苗、殺木虱的人,又不清楚殺滅木虱優(yōu)先于砍挖黃龍病樹,導致黃龍病越來越重,樹越砍越多。
  在黃龍病發(fā)生地區(qū)大多數果農還是把不會造成死樹的紅蜘蛛作為柑橘第一重要害蟲,而對會傳染黃龍病、毀滅柑橘的木虱卻不重視,甚至都不認識。思想觀念的轉變非常重要。首先要樹立柑橘黃龍病是第一重要病害、柑橘木虱為第一重要害蟲的思想觀念。此外,任何病害都是以預防為主,如瘡痂病、炭疽病、砂皮病、潰瘍病,對于毀滅性的病害黃龍病的防治更是如此。做好預防工作,栽種無病苗是基礎,殺滅柑橘木虱是根本,殺滅木虱優(yōu)先于砍、挖病樹。只有保證有效殺滅木虱的前提下,才能砍、挖病樹,否則還會造成病原傳播。

該舍棄時莫遲疑,避免因小失大造成更多損失
  不少果農在精心侍弄的果園出現黃龍病后,出于舍不得和僥幸的心理,沒有做到及時清除病原,給果園留下了造成更大損失的隱患。
  修剪病果枝和靠近病果園新建果園都是很大的誤區(qū)。有的農民發(fā)現果樹上有一個枝條黃化了,他覺得把這個枝條剪了就沒事了,留著這棵樹還可以掛果。但黃龍病是系統(tǒng)性病害,留在那里還是一個侵染源,田間有木虱還會造成再侵染,到時會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一旦發(fā)現有樹感染黃龍病,要盡快把整株樹挖除。挖除柑橘樹不需要把根也挖出來,只需要將樹鋸掉,在樹樁上劃十字花刀,涂上草甘膦或柴油,蒙上黑色遮光薄膜,樹根就會自動腐爛掉。其次,選擇苗木來源一定要慎重,盡量到正規(guī)的、有資質的育苗單位購買,避免栽種帶病苗木。
  專家建議,應對黃龍病提倡區(qū)域性防控,木虱會短距離遷飛,一家一戶分散防治,這家打了那家沒打,木虱就會來回遷移,所以應積極發(fā)揮柑橘合作社、專業(yè)化防治組織的作用,構建區(qū)域間聯(lián)防聯(lián)控、區(qū)域內綜合治理的防控機制,才能有效地防控黃龍病。

發(fā)表于: 2015-12-15 14:20:45 | 只看該作者
 植保農技 1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