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貶:0 | 收藏: 0次 | 閱讀數(shù):4659 | 回復數(shù):3
農資營銷已經走過數(shù)十年的曲折道路,到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還是有很多農資生產企業(yè)面對激烈競爭的農資市場卻束手無策。故有市場的原因,但我想,更多的是企業(yè)自身存在很多比較復雜的綜合問題,今天,我們先從產品說起,只說現(xiàn)象,暫時不談論解決方法,看看下面的現(xiàn)象是否存在于您的企業(yè)。 第一種:有產品,無業(yè)績 這是很多企業(yè)都存在的現(xiàn)象,有一款產品,它是支持公司財務的主力產品,但卻先天缺失。它的技術含量低、生命力不旺盛、對品牌沒有貢獻或貢獻不明顯。盈利能力低下,使企業(yè)營收捉襟見肘。而對于任何的競爭品牌所發(fā)出的細小的噪音以及市場的輕微波動,都有可能導致產品銷售力的喪失,最終導致該系列產品的滯銷。即便維持下去,在長期的市場中,該產品也難以提升銷量,難以成為企業(yè)主要利潤貢獻產品。 我們知道,在營銷屆有20/28法則的說法,就是一個企業(yè)20%的產品,創(chuàng)造了企業(yè)80%的利潤。相反,80%的利潤卻產生了20%的利潤。前者是正常的企業(yè)運營模式,而后者則無法維持或艱難維持。 “有產品,無業(yè)績”這種現(xiàn)象的生成,是企業(yè)管理層對營銷沒有充分理解造成的。為什么這樣說呢?一個企業(yè)產品一大堆,自己都不知道要主推哪個,精力分散,傳播無方,最后就形成了一堆“蹉跎歲月”的產品,死不了也活不旺,艱難維持。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集中力量,打造企業(yè)的明星產品。 第二種:好產品,沒營銷 有的廠家有生產工藝;有技術方面的優(yōu)勢;可以生產出來好的產品。但市場表現(xiàn)為:產品真的很好、包裝真的很差、營銷真的很臭,導致產品銷售真的很艱難,市場不接受。這是缺乏營銷支持的后果,沒有形成有效的推廣,到最后也成了不好的產品。這不是有沒有營銷人才的問題,而是企業(yè)對營銷認知的問題。 “好酒也怕巷子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問題在于企業(yè)對營銷沒有足夠的認識,企業(yè)營銷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業(yè)高度關注,長期堅持不懈。解決“好產品,沒營銷”的方案就是加強營銷力度,提升企業(yè)的營銷力。 一是,橫向聯(lián)合,尋找專業(yè)營銷策劃公司合作,這樣可快速提升企業(yè)營銷能力,同時,也可為企業(yè)培養(yǎng)更多的營銷人才。 二是,縱向深入,通過“聘、挖、培”等手段,建立自己的真正營銷隊伍。 第三種:“爛產品”,無價值 不可否認,“爛產品”不一定沒有銷量,因為在給經銷商的產品搭配上,經銷商有利可圖。但產品要以過硬的品質才能真正凝聚顧客忠誠。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導致無價值產品的原因: 一是,產品價值真實不足,這是先天缺失,要么棄之,要么動大手術改造; 二是,產品真實價值被“速效”等表象掩蓋,導致產品成為無價值產品。這是在產品推廣與傳播方面的不足,導致“誤會型”無價值產品; 三是,生產廠家住住夸大自身技術、自身品牌的作用,從而夸大產品在性能等方面價值,結果使用效果與預期相距甚遠,導致消費者最后放棄產品。 無論是那種現(xiàn)象,最后都會給產品帶上“無價值”產品的高帽子,這些現(xiàn)象都有可能導致產品銷售力的喪失。 如果產品被定性為或被誤解為無價值產品,在營銷中則會出現(xiàn)“做廣告找死、不做廣告等死”或“做促銷找死、不做促銷等死”的艱難境地。許多貌似銷量一路走紅的產品一夜間崩盤,原因就在于此。依賴投入而制造的增長不是效益型增長,一旦容易受廣告影響的顧客試購完畢、沒有新的試購者補充,資金回回籠慢、被迫停止投入,這款產品就會崩盤。 解決的方法在于:用良心做企業(yè),用技術造品牌,用營銷賣產品。有良心就不會造假產品,有技術就不會出“爛產品”,有營銷就不會使“好產品”也變得無價值。 第四種:新產品,缺賣點 產品是企業(yè)進入市場的載體,這一載體能否滿足市場的需求;能否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能否在市場上展現(xiàn)出較強的生命力;能否對經銷商產生品牌親和力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品開發(fā)的成功與否。就此而言,產品的成功開發(fā)是打造產品銷售力最為關鍵的第一步。 眼下農資生產企業(yè)普遍的做法是:出一款產品,按照“國標”生產、包裝,就推向市場。豈不知,對于一些大企業(yè)成熟大品牌尚可以一搏,但對于一些中小企業(yè)或是一些剛入市的新品牌,在一不提煉獨特賣點;二無包裝創(chuàng)新;三無服務跟進;再加上傳播不力等因素影響。試想,這樣冒失入市會有什么結果,就算是再好的產品,等到消費者熟悉并且開始接受的時候,恐怕企業(yè)自己早已沒有了市場信心。因此,好產品也要提煉一個能夠引爆消費者需求的賣點來支撐品牌。 產品“缺賣點”就像一個人“缺心眼”一樣,傻不拉唧的。因此說,一個好賣點是支撐產品的重要基礎。但好賣點的提煉是專業(yè)營銷與生產技術結合的產物,需要邏輯與市場實際需求的高度統(tǒng)一,否則就會不知所云。 第五種:定位亂,少差異 目前的很多農資企業(yè),還停留在“以產定銷”的陳舊觀念中,往往是市場飽和的產品堆滿倉庫,而市場需求的產品卻無法生產出來。最后結果就是:生產者抱怨“我生產的產品你們怎么賣不出去?”;銷售人員抱怨“市場需要的產品怎么不生產?”;經銷商也在抱怨“這樣的產品結構讓我怎么銷售”;最后是農戶,他們說:“這個廠家就不會生產別的產品”。長此以往,這個廠家的產品就會被經銷商和農戶所拋棄。這是定位不清造成的。 市場真正需要的是能迎合和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革命性”產品!對任何企業(yè)而言,要開發(fā)出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離不開深入細致的市場調研,特別是對未來趨勢的把握和潛在需求的了解,準確定位市場,切忌盲目跟風。 認真調查市場,找出市場需求,直接用在市場定位的方法,形成有效差異。 第一,對競爭對手“做得好”的產品,應進行創(chuàng)新性模仿,從而達到一步步蠶食其利益的目的; 第二,對手“做得不好”的產品,應瞄準競爭者產品或營銷行為上的缺陷,大力改進產品,以便做得更好; 第三,對競爭對手“做得好”的產品,要利用新產品補充空檔迅速搶占;對競爭對手“正在做”的產品,先進行觀察,或小心回避,或針鋒相對地進行新產品開發(fā)。 第六種:包裝泛,無創(chuàng)意 產品包裝素來被稱為“無聲的推銷員”,因為好的包裝自己會說話!一項市場調查表明:家庭主婦到超級市場購物時,因精美包裝吸引而購買的商品通常超過預算的45%左右,由此足見包裝的魅力之大。 但在當下的農資市場,可以給農戶留下深刻印象的包裝乏善可陳,除過一些諸如“六國、史丹利、撒可富”等一些老品牌外,很少有農戶再記住一些品牌的包裝。究其原因,在于對包裝設計的漠視,沒有給農戶留下深刻的記憶點,沒有留下品牌形象的烙印。 這些現(xiàn)象看起來很表象,但卻折射出目前農資企業(yè)感覺舉步維艱的問題之一,作為營銷來說,產品是第一位的,沒有產品的支撐,所有的營銷都會很乏力,也不會持久。所以,今天我們從農資產品的現(xiàn)象開始,一直到農資品牌、渠道、團隊等多個關乎企業(yè)發(fā)展的營銷問題與大家共討解決方案。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Copyright © 2008-現(xiàn)在 中國農資聯(lián)盟 版權所有 網絡經營許可ICP證:( 鄂ICP備2022020491號 ) 鄂公網安備 42011202002170號 客服電話: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