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款大宗農藥將被禁?! [復制鏈接]

二維碼

挺:0 | 貶:0 | 收藏: 0 | 閱讀數:3388 | 回復數:0

發(fā)表于: 2019-5-29 13:03:3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進入2019年,89種禁限用農藥被提上日程,且禁用力度越來越強。年初溴甲烷被禁,之后,草甘膦致癌又被提及,近期,歐盟不再批準百菌清的再評審申請,多菌靈也因為農藥殘留超標再次呼吁被禁……

首先,農藥企業(yè)擅自添加隱性成分的現象普遍。近幾年有關部門公布的農藥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結果顯示,隨意添加隱性成分是造成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而隱性成分中高毒農藥往往成為不法企業(yè)的首選。例如,2017年農業(yè)部抽檢197個滅生性除草劑(敵草快、草甘膦、草銨膦)水劑,其中非法添加百草枯有效成分的有17個。在84個敵草快水劑中,更有15個非法添加了百草枯,占比高達17.9%。

其次,添加高毒農藥成分的產品危害更大。高毒農藥對人以及環(huán)境的危害很大,但其危害程度、后果是可以預見的,農業(yè)主管部門能夠通過定點經營、實名購買等制度加強監(jiān)管。經過多年宣傳普及,一旦涉嫌違規(guī)銷售、使用高毒農藥產品,農戶、農藥經銷商對其行為的后果也是心知肚明的。相比之下,在普通產品中故意加入高毒農藥成分的行為更加隱蔽,這些產品被施到田間地頭,也將給農藥使用者和經銷者帶來巨大的風險。這并非危言聳聽,近幾年,農戶誤用添加高毒農藥產品導致中毒、環(huán)境污染,甚至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起訴等事件屢見不鮮,而農戶、經銷商等涉事方往往陷入百口莫辯的尷尬境地。

最后,依法合規(guī)才是企業(yè)生存的長久之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眾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愈發(fā)關注,高毒農藥產品被更加綠色的低毒、微毒產品替代的趨勢不可扭轉。非法生產禁用高毒農藥、故意添加高毒農藥等行為不僅面臨被吊銷農藥生產資質等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還涉嫌犯罪。在此告誡一些心存僥幸的農藥企業(yè),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然而,命運多舛的農藥產品,正遭遇一次又一次的大規(guī)模換血!

逃不開的被禁命運
從近期被禁呼聲最高的百菌清和多菌靈來看,這兩種產品是目前出口量排名前十的產品,在殺菌劑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未來有多久將在國內被禁,我們都應該對其有一些深刻的認知。

多菌靈:殘留超標的風險
多菌靈是上世紀70年代由美國杜邦公司研制的一種內吸性殺菌劑,主要防治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多種作物病害。據中國農藥信息網顯示,截止目前,多菌靈總共有954個產品,其中單劑284個,混劑670個,在多年的應用中,多菌靈以殺菌普廣,使用成本低等特點,深受廣大農民歡迎。

但是鑒于我國直接從事農業(yè)生產的農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在多菌靈使用上,盲目用藥、超范圍、超劑量用藥多有發(fā)生,導致多菌靈在某些作物上嚴重超標。

從橘瓣罐頭慘案到四川蒼溪縣的紅心獼猴桃出口被拒事件,讓人們對多菌靈心有余悸。目前,以種植茶葉和柑橘為主的湖北宜已經開始禁止銷售和使用多菌靈,其他地區(qū)也對多菌靈不同程度地禁用或限用。

以上種種無不時時警醒國內種植者在使用多菌靈時要科學合理,嚴格按照使用方式操作。以下有幾種誤區(qū)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農藥論壇 forum
為了解決多菌靈殘留問題,眼下,農業(yè)部已經從兩方面進行改變:一是跟蹤國際上多菌靈登記使用情況及殘留限量標準變化動態(tài),加強殘留限量標準研究、轉化、修訂,組織開展多菌靈使用情況調查、安全風險監(jiān)測和再評估工作,適時提出禁限用等監(jiān)管措施;二是一些科研單位和有關農藥生產企業(yè)成立農藥科技創(chuàng)新聯盟,進行聯合攻關,加快研制、篩選多菌靈替代產品,早日攻克多菌靈使用的技術瓶頸,徹底解決多菌靈殘留危害問題。

實際上,關于多菌靈的殘留風險,大部分是因為使用不當造成的。如果使用得當,注意控制劑量,多菌靈仍然是預防多種作物病害如梨黑星病、蘋果褐斑病、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瓜類白粉病、甜菜褐斑病、瓜類枯萎病、棉花苗立枯病/炭疽病、花生黑斑病、莖腐病、小麥赤霉病、水稻紋枯病、紅薯黑斑病、月季褐斑病、君子蘭葉斑病、蘭花炭疽病、葉斑病的主要防治藥劑。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用菌如木耳、滑菇、猴頭等對多菌靈極其敏感,應避免使用。同時,不要長期單一使用多菌靈,對多菌靈產生抗(藥)性的地區(qū),不能采用增加單位面積用藥量的方法繼續(xù)使用,應堅決停用。

百菌清:因環(huán)境風險歐盟正式禁用
2019年4月29日,歐盟發(fā)布公告,不再批準百菌清的再評審申請。

這個應用了50多年的殺菌劑在歐盟即將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對于百菌清的被禁原因,歐盟植物、動物、食品和飼料常務委員會稱該產品存在較大的環(huán)境風險,對魚類和兩棲類動物有較高風險,且該成分降解產物也可能對地下水有較高的污染。

顯然,這些理由有點不能服眾,因為百菌清的禁用將會讓農民失去一種重要的作物保護產品,也可能會給大麥、小麥生產甚至飲品行業(yè)帶來巨大影響,對種植者而言,將停用百菌清說成是災難也不過分。

實際上,百菌清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它具備殺菌譜廣,不易受雨水沖刷,藥效期長,對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半知菌綱和卵菌綱等真菌都有效。加上其獨特的作用機理,優(yōu)異的混配性能以及沒有抗性的特點,深受農戶歡迎。

 農藥論壇 forum
特別提醒的是,對于油類物質,使用可能加重藥害,在混配藥液的時候不宜添加油類助劑,與乳油制劑混配的時候也要小心。

對于百菌清的毒性,大量研究發(fā)現,大鼠和小鼠長期攝入高劑量的百菌清以后,會有腎臟增生和腎臟上皮瘤的發(fā)生。對魚和蜜蜂的毒性也都較強,因此,百菌清在水田使用要謹慎。同時,人體重復暴露并接觸到百菌清以后會導致皮膚病,這對于那些打藥不穿防護服的人來說是很危險的。

換血時代,生物農藥占位加強
農藥產品在歐盟的禁用往往預示著這些產品在國內未來的命運!

可以預見,農藥產品更新換代趨勢不可抵擋,且速度越來越快。

據了解,在我國,大約有650個農藥品種,近兩年,由于國內企業(yè)研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有限,新增產品往往趕不上被禁產品的數量,所以,一旦某些耳熟能詳的產品被禁,對農戶來講,將是巨大損失!

但是,高毒農藥禁用已經成為趨勢,不可逆轉。 農業(yè)部種植業(yè)管理司相關人員表示,高毒農藥在防治病害等方面的效果確實很好,現有的其他農藥還不能起到同樣效果。所以,當面對既要防控高毒農藥風險,又要選擇適用的農藥時,是非常矛盾的。解決這一問題,一是要在現有農藥中篩選一批可替代高毒農藥的產品;二是鼓勵生產企業(yè)和科研機構開展低毒高效化學農藥研發(fā)。同時,農業(yè)部已經啟動成熟一個、禁用一個的原則,擇機啟動禁用程序。

與此同時,高毒農藥的禁用給生物農藥帶來了春天。據了解,2018年,生物農藥品種新增17個,品種總數已經達到114個,形成以蘇云菌桿菌,球孢白僵菌等細菌、真菌、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昆蟲病毒、天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和植物源農藥等為核心的生物農藥研發(fā)生產能力。

在國家政策方面,也給予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等登記資料進行減免,天敵生物免于登記,并鼓勵企業(yè)優(yōu)化產品結構,加快生物農藥、低毒低風險農藥的產業(yè)化進程,為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提供更多的替代產品,逐步建立綠色農藥和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的綠色通道。

對于近兩年國家頻繁禁用高毒農藥,您有哪些看法?

來源:農資導報

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可批量傳圖、插入視頻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trl + Enter 快速發(fā)布